旅行者號飛船如何改變世界:科學家吉姆·貝爾訪談

在他的新書中,曾派遣探測器探索遙遠行星的貝爾講述了兩個攜帶給外星人的資訊的飛行器是如何比任何其他飛行器都飛離地球更遠的

旅行者金唱片的封面。

1977年發射的兩艘旅行者號飛船現在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分別超過195億公里和160億公里。2012年,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離開太陽系並進入星際空間的航天器,而它的姊妹飛船也緊隨其後。

這兩個探測器都是首次訪問太陽系巨行星木星和土星的探測器,旅行者2號還飛越了其他外行星;它們深刻地改變了我們對這些世界的理解。旅行者號還攜帶了“金唱片”,其中裝滿了聲音、歌曲和圖片的錄音,以便向任何可能遇到它們的外星人傳達地球生命的資訊。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行星科學家吉姆·貝爾在他的新書星際時代:旅行者任務四十年內幕(達頓出版社,2015年)中講述了旅行者號的故事。貝爾與大眾科學談論了航天器的影響,以及科學家們如何決定將哪些人類事實和成就放入金唱片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以下是經過編輯的對話記錄。]

如今,我們對於向太陽系發射航天器已經變得有些麻木了,但是當科學家們準備發射旅行者號時,他們的心情如何?
他們有一種真正的歷史感,感受到這次任務有可能成為歷史性事件。我們對巨行星及其衛星知之甚少。我們仍然不知道這些地方會變成什麼樣。我們剛剛完成了一些首次飛越和環繞火星的任務。很明顯,要了解一個地方,你必須去那裡。

當旅行者號到達外行星時,它們的影像和資料產生了什麼影響?
它們是革命性的。旅行者號發現了我們以前從未知道存在的許多行星衛星。即使是我們知道存在的那些衛星,在此之前也只是望遠鏡中的光點。突然之間,它們變成了地質物體,變成了擁有天氣、火山和構造的世界。這簡直是天壤之別。

然後對於巨行星本身,真正的啟示是我們的太陽系中有兩種巨行星,現在在其他系統中也是如此。有大型氣體巨星,然後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體積較小,以揮發物為主——是一種不同的野獸。我們當時並不知道這一點。

旅行者號還能執行多久?
它們有一個鈽電源,電量已經降至發射時的一半左右,因此預測是,航天器可能能夠繼續擁有足夠的電力來傳輸,直到2020年代初中期。如果它們進入關閉一些更耗電的系統的模式,隨著電力下降,它們或許能夠延長這個時間。

外面沒有什麼可拍照的。但是曲線科學——場和粒子、宇宙射線——這些儀器功率較低,操作簡單。很容易想象,再過十年,人類文明的前哨站仍然會在那裡。

當它們繼續進入星際空間時,它們會遇到什麼?
它們都將偶然地在30,000年、100,000年或200,000年後經過一些附近的恆星。沒有什麼能減慢它們的速度或阻止它們。除非它們碰巧經過一些東西——我們不知道的恆星或流浪行星,否則它們不會改變方向。

在沒有太陽、風或任何會磨損它們的東西的情況下,它們很容易比我們——我們整個文明,比我們的星球更長壽。地球最終將被太陽吞噬,而旅行者號可能仍然在那裡。這就是金唱片如此令人興奮的原因。

金唱片是如何誕生的?
這真的是由卡爾·薩根推動的。他是一位有遠見、胸懷大局的太空思想家,當他們意識到這項任務正在開發中,他們將能夠加速航天器超越太陽圈時,我認為薩根意識到了這個機會。

他們有意識地努力做到積極向上,展示代表人類最佳部分的圖片、音樂和讀物。他們就是否談論戰爭、是否加入蘑菇雲進行了一些辯論,薩根非常堅決地認為這些代表了人類的一些最佳部分。我們不希望它被視為具有威脅性。我同意這種理念。科學和技術是我們最好的部分。

你把漂流瓶放進去不是為了另一邊的人,而是為了你自己,提醒我們自己作為一個物種已經走了多遠,以及我們可以為善良和知識做出的驚人事情。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有人認為外星人實際上會找到這些東西嗎?
我認為總的來說不會。它們太小了,恆星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且它們不會飛近任何恆星或行星。它們被外星文明發現的機率非常小。

我推測,真正找到它們的將是我們自己——隨著我們技術進步,隨著我們進入太陽系和宇宙,我們很容易趕上旅行者號,到那時讀取這些資訊的人將是我們。

今天的旅行者號科學團隊有多活躍?
有些人,比如埃德·斯通[加州理工學院旅行者號專案科學家]仍在從事該專案,還有他的學生,比如傑米·蘇·蘭金,她出生於旅行者號發射之後。她是一位年輕的研究人員,正在埃德的指導下使用資料攻讀博士學位。還有其他人也在那裡。它不像以前那樣是一個龐大的社群,但仍然是一個相當大的群體。

我在書中指出,公眾普遍存在一種誤解,認為有機器人正在探索太陽系。但實際上這是人類的探索,因為是人類在控制這些機器,是那些希望自己在那裡而不是機器的人,他們試圖儘可能地透過視覺和化學儀器來體驗那個地方。所以實際上,旅行者號是一次人類探索之旅。

克拉拉·莫斯科維茨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她在那裡負責報道天文學、太空、物理學和數學。她在大眾科學工作了十年;之前她在Space.com工作。莫斯科維茨曾對火箭發射、太空梭升空和著陸、亞軌道太空飛行訓練、山頂天文臺等進行現場報道。她擁有衛斯理大學天文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以及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科學傳播專業研究生學位。

更多作者:克拉拉·莫斯科維茨
大眾科學雜誌 第312卷 第2期本文最初以“旅行者號飛船如何改變世界:科學家吉姆·貝爾訪談”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312卷 第2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2015-33Wx7cqEiIBoeS8HFd76A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