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故事:拯救佛羅里達黑豹的狂野而離奇的戰鬥
作者:Craig Pittman
Hanover Square Press,2020年(27.99美元)
佛羅里達州曾一度非常接近失去其州動物。到 20 世紀 80 年代,數十年的狩獵和快速發展已將佛羅里達黑豹——密西西比河以東發現的北美美洲獅的唯一亞種——推向了滅絕的邊緣。記者皮特曼以其溫和的幽默,記錄了一些致力於將這些難以捉摸的雄偉動物從滅絕邊緣拯救回來的科學家的漫長傳奇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人際關係劇、幸運的突破、令人沮喪的挫折以及基於虛假科學的官僚主義決策。皮特曼的故事似乎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由於一項備受爭議的繁殖計劃,佛羅里達黑豹經歷了顯著的幼崽數量激增。但這隻大型貓科動物尚未脫離險境——在一個通常優先考慮建設而非保護的州,它仍在繼續失去棲息地。——Andrea Thompson
科學家與間諜:中國、聯邦調查局與工業間諜的真實故事
作者:Mara Hvistendahl
Riverhead Books,2020年(28美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個國際間諜故事始於最不可能的地方——愛荷華州的一片玉米田。2011 年,警方抓獲了三名擅自闖入農場的中國男子,該農場部分與農業巨頭孟山都公司簽訂了合同。這些人計劃挖出專有種子送回中國進行逆向工程——如果這個計劃成功,中國就可以從非法複製孟山都公司的種子系列中獲得鉅額利潤。透過嫻熟的報道,記者 Hvistendahl 詳細介紹了隨後的戲劇性聯邦調查局調查,最終揭露的遠不止玉米種子盜竊案:一項旨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美國聯邦反情報計劃,該計劃對居住和工作在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和學生進行了種族歧視和間諜活動。——Sunya Bhutta
我們如何學習:為什麼大腦比任何機器都學得更好……目前是這樣
作者:Stanislas Dehaene
Viking,2020年(28美元)
認知心理學家 Dehaene 解釋說,學習行為是構建外部世界的內部模型。今天,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技術仍然無法與人類大腦所擁有的抽象能力相提並論。例如,我們——與大多數人工智慧不同——可以識別“椅子”,無論它有四條腿還是一條腿,或者是由金屬還是塑膠製成。在這本啟發性的對大腦學習能力的考察中,Dehaene 摒棄了人類大腦是一張白板或空白石板的觀點,他認為大腦是進化預先程式設計的。嬰兒就像“萌芽的科學家”,提出假設並收集證據來證實或否定它們。這些見解為 Dehaene 提出的學習的四個“支柱”提供了資訊,如果滿足這些條件,可能會最大限度地提高人類或機器對知識的吸收。——Tanya Lewis
星星由什麼構成: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的一生
作者:Donovan Moore
哈佛大學出版社,2020年(29.95美元)
推翻科學教條並非易事——尤其是作為邊緣化的少數群體。但這正是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在 20 世紀早期天文學這個男性主導的領域所做的事情,正如記者摩爾在這本傳記中詳細描述的那樣。佩恩-加波施金在倫敦長大,曾在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接受培訓,最終在哈佛大學天文臺落腳。在那裡,她分析了恆星的光譜線,撰寫了 1925 年的博士論文,題為“恆星大氣層”。佩恩-加波施金的研究挑戰了先前的理論,即恆星的成分將反映地球地殼的成分,結果表明氫和氦是其主要成分。儘管最初遭到了一些傑出的男性同行的駁斥,但她的工作最終被公認為“天文學領域有史以來最傑出的博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