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的萎縮可能導致近年來北半球部分地區出現異常多雪的冬季。一項新的研究得出結論,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進一步萎縮,這種冬季風暴可能會更加頻繁。
“我們認為北極海冰的創紀錄減少與北半球大陸大部分地區的創紀錄降雪量之間可能存在聯絡,”主要作者、佐治亞理工學院高階研究科學家劉紀平說,他的研究成果昨天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
2009年和2010年的冬季,美國大部分地區遭受了大雪的襲擊,而今年歐洲大部分地區也異常多雪。與此同時,北極的海冰覆蓋率正在迅速下降。2007年夏季,海冰覆蓋面積縮小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隨後的幾年也位列自1979年衛星監測開始以來海冰覆蓋面積最低的五個年份之列。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劉和他的同事認為,基於他們結合北極海冰覆蓋記錄和氣候模型的分析,有兩個過程將融化的北極和較低緯度的嚴冬聯絡起來。
“更波動的”急流
他說:“如果北極海冰急劇減少,那麼吹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西風就會減弱。”“這意味著我們將擁有一個更波動的急流。”
即使格陵蘭和加拿大東北部正在變暖,這種波動的急流也會將更多的冷空氣帶到較低緯度地區,包括美國北部、中歐和東歐以及中國北部和中部地區。
海冰的退縮還使更多的海洋表面在夏季和秋季暴露在溫暖的地面空氣中,這導致大氣中出現更多的水蒸氣——水蒸氣透過急流向南輸送,在那裡它助長了大雪。
新的研究表明,北極海冰夏季融化1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美國、歐洲和中國部分地區的積雪覆蓋率增加3-12%。然而,劉不願將這種現象歸因於氣候變化,他指出,北極海冰的快速減少始於五年前的2007年。
他說:“如果我們年復一年地看到這種模式,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這是由於氣候變化造成的。”
先前的研究已將北極海冰覆蓋率和厚度的近期下降與人為變暖聯絡起來。其中包括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釋出的一系列年度“北極報告卡”,這些報告發現廣泛的證據表明,氣候變化正在推動北極夏季海冰的持續減少,縮短該地區的降雪季節,使陸地表面和永久凍土變暖,並改變北極野生動物的種群和棲息地。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公司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