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使推理更敏銳

我們可能在母語中對金錢最不理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使用的語言會影響我們做出的決定。當以在課堂環境中學習的外語提出與金錢相關的選擇時,參與者比用母語提問時做出更理性的決定。

為了研究語言如何影響推理,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研究了一種眾所周知的現象:當以潛在收益的方式呈現非個人決定(例如,為人群接種哪種疫苗)時,人們比以潛在損失的方式呈現時更厭惡風險,即使結果是等價的。在四月份線上發表於《心理科學》雜誌的研究中,學習過日語的母語為英語的人、學習過英語的母語為韓語的人以及在巴黎學習法語的母語為英語的人,在用母語遇到問題時,都屈服於預期的偏見。然而,在他們的外語中,這種偏見消失了。

第二組實驗測試了另一種認知偏見——我們預期個人損失會比相同的收益更痛苦,因此,為了讓我們下注(例如用自己的錢賭博),獲勝的好處必須不成比例地大。同樣,外語效應在兩個不同的實驗中都佔了上風,一個實驗物件是母語為韓語的人,另一個實驗物件是母語為英語的人。韓國人用英語比韓語下了更多的假設賭注,而母語為英語的人用西班牙語比英語下了更多的真實賭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主要作者博阿茲·凱薩爾建議說:“當人們使用外語時,他們的決定往往偏見較少,更具分析性,更系統性,因為外語提供了心理距離。”認知偏見根植於情感反應,而用外語思考有助於我們擺脫這些情感,並以更經濟理性的方式做出決定。然而,這項研究沒有考慮情感投入可以改善而非阻礙我們選擇的情況:“我們有一個情感系統是有充分理由的,”凱薩爾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