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被駁回的關於20多年前在火星土壤樣本中發現生命證據的說法,現在看來似乎是正確的。這是南加州大學的一位生物學家說的,他最近重新分析了這些資料,並在上週五在國際光學工程學會年會期間舉行的天體生物學研討會上介紹了他的發現。
早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研究這些土壤的NASA研究人員(這些土壤是由海盜號著陸器1號和2號採集的)發現了明顯的氣體釋放跡象,他們認為這些跡象來自活生物體。然而,其他人反駁說,這些氣體更可能是土壤中高活性無機化合物之間化學反應的結果,因此關於紅色星球上存在生命的論點被擱置了。
二十多年後,南加州大學的約瑟夫·米勒(Joseph Miller)正在準備一份向NASA提交的提案,以便在未來的火星任務中進行生物學實驗,這時他偶然發現了舊資料。一份舊地球物理學期刊報告中的一個圖表引起了他的注意。米勒指出,氣體排放具有高度週期性。隨後的調查顯示,事實上,氣體釋放訊號遵循晝夜節律。“它具有精確的24.66小時晝夜節律,”他報告說,“這尤其重要,因為它是火星一天的長度。” 具體來說,氣體排放的波動似乎與著陸器內部兩攝氏度的溫度波動有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米勒說,這種氣體釋放模式可能源於土壤中無機化合物之間反應的想法現在看來相當難以置信。“首先,此後有研究表明,暴露於水溶液(如實驗中的營養液)的超氧化物會很快被破壞。然而,來自火星土壤的晝夜節律持續了整整九周,”他指出。此外,“沒有理由讓純粹的化學反應與如此小的溫度波動如此強烈地同步。我認為回到1976年,海盜號研究人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們發現了生命;我會說有75%的把握,”米勒評論道。“現在,有了這一發現,我會說超過90%。而且我認為有很多生物學家會同意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