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弊病
方·費裡克(Ferric C. Fang)和阿圖羅·卡薩德瓦爾(Arturo Casadevall)的文章“我們為什麼作弊”試圖將作弊和欺騙與自然科學聯絡起來。在我看來,這個研究課題更適合社會科學。魚類、哺乳動物和細菌不會作弊,儘管它們可能會採用各種類似“不誠實”的創造性策略來獲得它們想要的東西,例如食物或配偶。只有當社會認定所使用的策略允許某種不正當優勢時,這些行為才是“錯誤”的。
對於人類來說,我們允許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欺騙(例如,奉承或謊報年齡),但一旦這些行為違反了約定的道德/法律規範,它們的看法就會大相徑庭,例如當會計師從事內幕交易或學生考試作弊時。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篇文章透過將我們行為的自然方面與其社會結果等同起來,將最終的社會和道德選擇與自然特徵混淆了。直到文章結尾才正確地指出了人們選擇不誠實行為的社會原因:對損失的焦慮、模仿行為、過度動機等等。
塞韋林·維爾茨
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
緩解生存恐懼
我不懷疑,正如埃麗卡·雷克斯在“平靜動盪的心靈”中所描述的那樣,聽勃拉姆斯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但我敢打賭,聽吉米·亨德里克斯會更好。更嚴肅地說,我一直認為應該為晚期病人提供精神藥物的選擇,以減輕許多人經歷的對死亡的純粹恐懼。
在我看來,少做一點就是殘忍。那些出於宗教或其他原因而相信這種痛苦具有道德價值的人,可以在他們臨終時選擇不用。但我敢打賭,如果有選擇,大多數人不會這樣選擇。
“Mxyzptlk III 先生”
在 Mind.ScientificAmerican.com 上評論
吸引人的時光
我坦白說。我並不總是抽出時間閱讀雜誌,當我購買了《大眾科學 Mind》五月/六月刊,陪伴我從康涅狄格州到紐約市的兩小時火車旅程時,純粹是心血來潮。然而,本期中的許多主題都吸引了我這個失敗的醫學預科專業學生——特別是斯蒂芬·L·馬克尼克(Stephen L. Macknik)、萊安德羅·路易吉·迪·斯塔西(Leandro Luigi di Stasi)和蘇珊娜·馬丁內斯-孔德(Susana Martinez-Conde)的“完美定時的廣告”[幻象]。作為一名博物館館長,我花了很多時間觀看藝術品並邀請其他人觀看。我閱讀了這篇文章,並欣賞了關於手錶影像美學的討論。在提到馬克·夏加爾的畫作後,我發誓要更仔細地觀察藝術作品中的時鐘和手錶。
第二天,我在開會前短暫參觀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現代美國藝術畫廊之一,遠離蜂擁而至主要展覽的人群,是弗洛琳·斯特蒂海默(Florine Stettheimer)的《百老匯大教堂》,1929 年。這是一個美麗的巧合,在這幅畫中,時鐘顯示 10:10。也許這個時間是對百老匯演出結束時間的“真實”參考,或者它看起來令人賞心悅目,事實也確實如此。
感謝您這篇引人入勝且資訊豐富的文章,我希望它能培養人們對這些前數字時代遺物的欣賞。
艾琳·門羅
沃茲沃思學院,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
多年前我聽說展示時鐘的指標設定在 8:20,不是因為他們不想隱藏通常在錶盤底部的公司名稱,而是為了框住並指向名稱。水平位置的指標不會這樣做。(為什麼不反過來設定為 3:40 呢?可能是慣例。)
傑克·湯普森
密歇根州東蘭辛
擁抱複雜性
我同意 R·道格拉斯·菲爾茲(R. Douglas Fields)在凱倫·施羅克·西姆林(Karen Schrock Simring)的“推動繪製所有大腦神經元圖譜”[頭條新聞] 中關於神經膠質細胞圖譜繪製是政府大腦圖譜繪製計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評論,但我們必須從某個地方開始。在這個早期階段將神經膠質細胞新增到組合中將使複雜性呈指數級增長,並且很可能在專案啟動之前就扼殺它。
“神經喬”
在 Mind.ScientificAmerican.com 上評論
菲爾茲回覆(線上評論中):大腦是複雜的,但我們想要弄對。你不能只遺漏一半的部件,就期望獲得超出一個人先入為主觀念的理解。據我瞭解,歐洲人已將神經膠質細胞新增到他們的大腦圖譜繪製計劃中。
睡眠剝奪療法?
在大衛·萊文(David Levine)的“速效抗抑鬱藥”[頭條新聞] 中,解釋了為什麼睡眠剝奪可以暫時緩解重度抑鬱症的症狀。鑑於睡眠剝奪會使躁鬱症患者陷入躁狂狀態(當某人處於躁狂週期時,他們不會睡覺),我希望研究人員也能研究如何調節腺苷可能被用於中斷躁狂波動。
“Suzanney2000”
在 Mind.ScientificAmerican.com 上評論
意念勝於物質
在使用繪畫和影像幫助患者對接受手術、化療和放療產生治療和康復反應 30 年後,我非常高興地看到終於有人研究了引導性意象的效果,並證明了它在手術後的治療益處,正如托里·羅德里格斯(Tori Rodriguez)在“用意念治癒身體”[頭條新聞] 中詳細描述的那樣。
我們需要繼續從經驗中學習,不要讓我們的信念阻止我們利用意念的力量及其對身體的催眠作用。有時我將這種效果稱為“欺騙人們走向健康”,因為人們的信念會在身體中顯現出來,而這些信念可能與治療有關,是積極的或消極的。
伯尼·西格爾
伍德布里奇,康涅狄格州
幸福帶來長壽
根據凱倫·施羅克·西姆林(Karen Schrock Simring)的“年齡帶來幸福”[頭條新聞],老年人變得更加滿足。今年我將慶祝我的高中畢業 60 週年。我注意到,在我的同齡人中,真正令人不快的人死得更快。我懷疑,有偏執或自戀傾向的人往往會經常生氣,從而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並縮短壽命。此外,那些沒有獲得接受自我和逆境的工具的人也會經歷更多縮短壽命的壓力。這些因素可能有助於人口中幸福感與年齡之間的相關性。
在個人層面上,長壽提供了發展減輕逆境造成的破壞性情緒影響的工具的機會。即使像我這樣的無神論者也能與平靜禱文產生共鳴,我已經將其世俗化:“願我們努力獲得平靜,以接受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獲得勇氣,以改變我們能夠改變的事情;並獲得智慧,以辨別兩者之間的差異。”
您在內化這句格言上花費的時間越長,您就越能減輕壓力並提高享受長壽的可能性。
“帕祖祖”
在 Mind.ScientificAmerican.com 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