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回應 2016 年 9 月刊

《大眾科學》2016 年 9 月刊的讀者來信

人類世

在“地層中的歷史”一文中,揚·扎拉謝維奇認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需要建立一個獨特的、名為人類世的地質時代。

如果人類在地球上停留數百萬年,那麼將現在這個時代命名為人類世很可能是合理的。另一方面,我們很有可能在短期內成功地自我毀滅。在那種情況下,人類的影響更像是殺死恐龍的小行星的影響。在地質時間尺度上,那將是眨眼之間——短暫而可怕。然後,未來的一些其他物種將處理命名問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索倫·漢森
丹麥,孔恩斯靈比

神經科學家何去何從?

資深編輯加里·斯蒂克斯報道了神經科學博士數量不斷增長與學術研究職位逐漸減少之間的對比,並問道:“新的神經科學家將何去何從?”[進展]。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我鼓勵這些博士生去醫學院學習並專攻精神病學。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以及治療他們的人非常需要更多的神經科學家來幫助描繪精神障礙及其有效治療的生物學基礎。因為這些基礎有助於創造複雜的人類思維——和完整的人——我們也應該重申精神科醫生需要與這個人有效理解和溝通的關鍵技能。精神病學從未如此引人入勝,它需要優秀的人才。

喬恩·D·索博特卡
美國俄勒岡州,科瓦利斯

可持續的百歲老人?

比爾·吉福德在“活到 120 歲”中沒有討論健康壽命大幅增加將造成的經濟負擔。許多人類活動在少數人參與時是良性的,但當參與人數過多時就會變得有問題。當成為百歲老人足夠罕見,可以收到英國君主的來信時,活得更長是一種負擔得起的放縱。當我們 74 億人渴望達到這樣的年齡時會發生什麼?雖然延長健康壽命會降低醫療保健成本,但健康的年長者仍然消耗資源。

馬丁·J·格林伍德
澳大利亞,斯特靈

意識與物理學

在“[懷疑論者]知識的邊界”中,邁克爾·舍預設為物理學反駁了超自然現象的可能性,或將其降低到消失的程度。他本應該考慮一個更令人驚歎的當前趨勢,即將所謂的超自然現象與自然事件置於同等地位,而不是鞭打科學無神論這匹死馬:在物理學和生物學中,當試圖解釋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和生命的基本定義時,知識危機已經出現。在一個由暗物質和暗能量統治的宇宙中,沒有關於時間起源的經驗證據,多元宇宙純粹是猜測,沒有人知道基本物理常數是如何從大爆炸中產生的,舍默頑固的物理主義並不符合科學的現狀。

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打開了通往曾經被禁止的主題的大門:意識。在我們理解意識是如何產生之前,正常事件和超自然事件同樣神秘。兩位觀察者——一位聲稱看到天使,另一位聲稱看到星雲和星系——他們的體驗都來自完全未知的過程,透過這些過程,大腦利用普通的電化學活動產生一個 3D 世界。馬克斯·普朗克宣稱:“所有物質的起源和存在都僅僅依靠一種力……我們必須假定在這種力背後存在著一個有意識和有智慧的頭腦。這個頭腦是所有物質的母體。” 維爾納·海森堡斷言:“原子或基本粒子本身並不像[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那樣真實;它們形成了一個潛能或可能性的世界,而不是事物或事實的世界。”

現在是舍默閱讀這些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的時候了,這樣他就不會再依賴於所有現象都歸結為粒子相互作用的原始信念,而是在遊戲變得最終有趣的時候加入進來。

迪帕克·喬普拉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

舍默回覆:意識這個曾經被禁止的主題的大門是由弗朗西斯·克里克和克里斯托夫·科赫等硬核自然科學家開啟的,他們合作建立模型來解釋意識體驗是如何從神經活動中產生的,而無需求助於超自然力量。斷言意識體驗是由意識解釋的是同義反復。神經過程如何導致意識體驗正透過神經科學的工具得到理解,雖然解釋意識的難題尚未解決,但絕不是“完全未知的過程”的結果。

至於普朗克和海森堡:兩個引言並不能構成一個論點。大多數物理學家並不認為有意識、有智慧的頭腦是物質和能量的幕後推手,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性質可能是一個潛能的世界,但在我們居住的宏觀層面,你只需要用拳頭砸向磚牆就可以駁斥喬普拉的斷言.

舊磁帶

在大衛·波格的“[科技檔案]如何處理所有舊磁帶”中,他將“世界上的錄影機和攝錄機磁帶”描述為現在“在盒子裡腐爛”,並鼓勵讀者將它們數字化。波格不應該如此迅速地暗示模擬媒體已不再使用。我有一堆錄影帶和錄音帶——甚至還有八軌磁帶。我還有幾架子黑膠唱片,其中一些是不可替代的。幾周前,我走進一家書店(又一個稀有事物),我在門口裡面看到了什麼?一大堆黑膠唱片和標榜其優點的標牌。

桑多爾·弗雷斯卡
美國西弗吉尼亞州,曼寧頓

澄清

揚·扎拉謝維奇的“地層中的歷史”提到全新世始於 11,700 年前,冰川“融化了很多,以至於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120 米”。這 120 米的上升具體發生在 18,000 年至 8,000 年前,橫跨從更新世到全新世的過渡期。此外,題為“人類世何時開始?”的方框應該明確指出鈽 239 衰變為鈾 235,而不是暗示鈽 240 會衰變。

勘誤

克努爾·謝赫的“[進展]公斤改造”錯誤地指出,國際千克原器 Le Grand K 圓柱體的收縮或膨脹會改變其質量。相反,分子可能會透過稱為脫氣的過程從圓柱體中逸出,這將導致其質量損失。它也可能從降落並粘附在其表面的分子中獲得質量。此外,它應該註明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是“數字說話”方框中統計資料的來源。

在瑪拉·赫維斯滕達爾的“兩個世界的故事”中,帕梅拉·羅納德題為“我們能否在不破壞地球的情況下養活地球?”的方框錯誤地說羅納德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名譽教授。她是那裡的現任教授。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6 卷 第 1 期本文最初以“讀者來信”為標題發表於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6 卷 第 1 期 (), 第 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11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