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回應 2021 年 3 月刊

《大眾科學》2021 年 3 月刊的讀者來信

大眾科學, March 2021

大眾科學,2021 年 3 月

月球凝視

在“外星衛星”一文中,麗貝卡·博伊爾描述了幾種探測系外行星衛星的技術。雖然迄今為止此類發現很少,但還有一種她未能提及的方法:引力微透鏡。當一顆恆星被一顆行星凌日,而該行星的衛星恰好位於行星軌道平面內並在當時與其並排時,這種方法在密集的恆星場中具有價值。

大衛·山德 丹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博伊爾回覆:引力微透鏡是一種有趣的技術,但它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即科學家通常只有一次使用它的機會。一旦行星從地球和一些背景恆星之間經過,可能就沒有另一次機會進行後續確認測量了。因此,引力微透鏡不太適合發現系外衛星,儘管它可以作為一種統計技術來研究它們的頻率。此外,使用這種方法的天文學家可能永遠不知道前景物體是一顆小恆星和一顆行星,還是實際上是一顆行星和一顆衛星。

運動中的歷史

我最初以懷疑的態度閱讀了奧爾頓·莫里斯的“社會正義運動的力量”。我接受過物理學家的培訓,並且一直將社會科學視為某種偽科學。閱讀這篇精彩的文章後,我意識到我在很多方面都錯了。莫里斯帶領我們瞭解了他本土視角理論的形成過程,並將其與其他我以前認為我同意的理論進行了比較。我現在不太確定了。

在我的一生中,我看到了許多與莫里斯在他的文章中描述的相同的事情,儘管是從一位目前居住在丹佛附近保守郊區的一位白人老人的角度來看的。伊利亞·麥克萊恩的去世以及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對其死亡負有責任的警察的無罪釋放是丹佛“黑人的命也是命”(BLM)抗議活動的催化劑。

似乎我們中的許多人被要求一次又一次地為社會正義發聲,但收效甚微。莫里斯提醒我們,經過所有這些年的“成功”運動,我們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為社會正義的聲音之大而感到鼓舞,並且有理由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夠在這個國家實現公平的社會,併成為許多人希望我們成為的燈塔。

加里·韋伯斯特 科羅拉多州利特爾頓

莫里斯的文章非常精彩。作為一位(非常)年長的美國人,我經歷了民權運動、遊行、法院裁決、可怕的暴力行為(過去和現在仍在繼續),以及現在的 BLM。一位社會學家描述和解釋學術界對運動的觀點發展,並將美國故事中這個巨大且仍然痛苦的部分置於聚光燈下,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洛伊斯·羅登胡伊斯 新罕布什爾州多佛

我讚賞莫里斯的封面故事的深度、洞察力和個人反思。我很高興看到《大眾科學》賦予這篇文章的突出地位:現在是合適的時機,而這家雜誌是這篇文章合適的場所。

我知道在科學和技術領域的人中,我並非唯一一個長期以來未能進行必要的深刻反思、向自己提出尖銳問題並努力為我們的專業領域和我們的國家帶來真正的社會正義的人。現在還不算太晚,我很高興得到您的幫助。

安德魯·博伊科 透過電子郵件

外交中的科學

在 3 月份的論壇專欄中,尼克·皮恩森和亞歷克斯·德赫根有力且正確地論證了“美國外交使團需要更多科學家”。國際“外交”的另一個分支是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為其貢獻才華併產生重大影響的領域:二戰後不久建立的歐洲前哨站,例如倫敦海軍研究辦公室。其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人員實際上是旅行科學和技術記者,他們主要訪問英國和歐洲的實驗室,並通過出版物《歐洲科學筆記》向美國科學界報告。美國國防部的其他部門也在歐洲和亞洲開展了類似的聯絡活動。

美國和外國科學家之間的互動非常成功,並證明了我們可以透過利用我們的科學才能進行國際外聯來實現什麼。

赫伯·赫爾曼 石溪大學榮譽特聘教授

2001 年,我被任命為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首批駐瑞士伯爾尼美國大使館科學研究員之一。在那段時間裡,我訪問了 20 個奈米技術和科學據點,並幫助起草了美瑞科技框架。我在伯爾尼待了一個月,回到 NSF 後,我與瑞士教授共同組織了一些研討會。這樣做使我們兩國和研究界更加緊密。

我認為這樣的專案對世界各國都非常有益。科學和工程確實沒有國界。

肯·P·鍾 喬治華盛頓大學

在消極情緒中寫作

在“應對疫情壓力”一文中,梅琳達·溫納·莫耶描述了心理學方法,以幫助那些因 COVID-19 而導致心理健康下降的人。我很高興讀到關於書寫負面情緒的價值,儘管原因與疫情無關。幾年來,我經歷了腎功能衰竭、透析和相關問題。在整個過程中,我一直在寫下我正在處理的事情。當我最終接受移植(就在疫情爆發前,真是幸運)時,我閱讀了我多年來寫的東西,並驚訝於其中負面情緒如此之多。一方面,我對負面基調感到疑慮。但另一方面,我仍然覺得我做了這些寫作並擁有這份記錄至關重要。

有趣的是,我感覺沒有同樣的衝動以同樣的方式書寫疫情。我想,儘管現在的生活非常不正常,但它仍然比我過去多年的生活正常得多。

傑基·米勒 透過電子郵件

炸彈和我

在“[科學議程] 拜登的核挑戰”中,該雜誌的編輯提醒我們,我們必須擔心核戰爭。我碰巧剛剛看到了我三年級的報紙,我是布朗克斯區 P.S. 114 學校 1951 年 2 月的報紙的總編輯。在詩歌角,一位名叫喬治的同學寫道:“每天練習,每天練習/我希望炸彈永遠不要降臨到我們身上。/我們知道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所以讓我們都保持冷靜和鎮定。”七十年過去了!

傑伊·M·帕薩喬夫 馬薩諸塞州威廉斯敦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25 卷 第 1 期這篇文章最初以“Letters”為標題發表在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25 卷 第 1 期(),第 6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72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