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回復 2017 年 6 月刊

選自《大眾科學》2017 年 6 月刊的讀者來信

大眾科學 2017 年 6 月刊

學習程式碼

我很欣賞艾莉森·戈普尼克的文章“讓人工智慧更人性化”,這篇文章介紹了配置人工智慧以進行學習的兩種方式。在自上而下的方法(如貝葉斯模型)中,抽象概念用於建立假設並預測如果假設為真應該看到的資料模式。與此同時,在自下而上的方法(如“深度學習”)中,抽象概念是透過尋找具體資料中的模式來推匯出來的。

雖然自上而下的方法很有道理,因為那是我們在學校學習大多數事物的方式,但自下而上的方法仍然相當神秘,就像孩子如何學習母語一樣神秘。因此,機器被展示了數千張字母 A 的圖片,並透過大量的重複,它開始知道當畫素如此排列時,那就是 A。但是機器內部發生了什麼?它是否在假設一系列猜測,從而建立自己的規則?如果是這樣,那麼它有哪些可用的邏輯工具來建立和測試這些猜測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詹姆斯·勒文,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

關於製造人造大腦的假設忽略了我們對人腦如何思考、感受和行動的微薄瞭解,我們不能將其視為計算機的慢速版本。大腦是一個柔軟、糊狀的器官,它已經進化了數百萬年,其突觸連線不是電子的而是電化學的(因此,與計算機的速度相比,我們解決方程式的能力遲緩)。

從事人工智慧研究的科學家們意識到了這種差異,並正在嘗試構建越來越像人類的中央神經系統,例如透過反覆試驗“學習”的計算機。但是這些機器只能複製某些類似大腦的功能。

我想知道為什麼花費如此多的關注(和隨之而來的資金)來試圖模仿人腦,而不是例如研究實用的醫學進步。我們每天製造數十萬個大腦;它們被稱為嬰兒。

巴里·馬萊茨基,透過電子郵件

泡沫麻煩

在“量子多元宇宙”中,安典範討論了多元宇宙的經典思想,其中宇宙膨脹導致了無數個“泡泡宇宙”,以及另一種理論,其中這些宇宙並非共存於真實空間中,而是觀測的潛在結果,或“機率空間”。

安典範指出,我們或許能夠觀察到“泡泡宇宙‘碰撞’在天空中的殘餘物”。因此,是否隱含著我們的“泡泡”可能隨時與另一個泡泡碰撞?如果是這樣,我們的泡泡(以及我們的存在)是否會簡單地“破裂”,而沒有任何事先警告?

E. 丹尼斯·凱爾,新澤西州梅斯蘭丁

安典範指出,超遙遠星系正以超過光速的速度遠離地球,因此無法被觀測到,這是一個稱為宇宙學視界的極限。然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宇宙中的一切都設定了速度限制:光速。因此,如果任何東西以超過光速的速度遠離地球,相對論就會被違反。

布魯斯·巴恩鮑姆,華盛頓州花崗岩瀑布

安典範回覆:關於凱爾的問題:由於我們泡泡所處的空間具有永恆膨脹的性質,我們的宇宙與其他宇宙碰撞的可能性幾乎是肯定的。然而,我們的泡泡不太可能“破裂”——這種影響會被我們宇宙中已經發生的許多事情所稀釋。事實上,預計稀釋會非常強烈,以至於即使找到泡泡碰撞的微弱證據的可能性也(不幸地)很低.

關於巴恩鮑姆的回應:這裡沒有矛盾。如果我們將速度定義為物理距離的變化除以時間,那麼遙遠的物體確實以超過光速的速度遠離我們,但這僅僅是因為空間正在膨脹。這些物體實際上並沒有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傳播.

宇宙共識?

安典範將多元宇宙的概念描述為源於暴脹理論。但在二月份的刊物[“宇宙砰然一聲”]中,安娜·伊賈斯、保羅·J·斯坦哈特(該理論的創始人之一)和亞伯拉罕·勒布描述他們自己現在正在質疑暴脹的想法。

我知道,在我們關於宇宙和我們存在的知識邊緣,存在許多觀點和相互競爭的理論,但您至少可以參考這種衝突,併為讀者提供一些關於這個最新未知領域探索的背景。如果暴脹在那些站在理解我們終極環境本質最前沿的人中已經過時,那麼建立在該思想之上的理論是否也同樣值得懷疑?

J. A. 斯克萊特,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奧爾德格羅夫

編輯回覆:伊賈斯、斯坦哈特和勒布確實對暴脹理論提出了異議,但正如作者在他們二月份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樣,他們的觀點是少數派觀點。在我們七月份的刊物中,我們刊登了一封回應那篇文章的信,該信由包括安典範在內的 33 位科學家共同簽署,他們支援暴脹。雖然關於暴脹的最終結論尚未出爐,但我們認為這兩篇文章都代表了重要且合法的科學觀點,因此我們邀請作者直接向讀者展示他們的想法.

另類考古學

在“[懷疑論者]消失的過去的浪漫”中,邁克爾·舍默反對我的書《上帝的魔術師》,該書描述了史前文明被遺忘的可能時期。舍默的文章是對一個複雜主題的膚淺且有傾向性的處理,沒有充分考慮到對反駁新仙女木期撞擊假說的批判性攻擊,其中 12000 多年前的彗星撞擊導致了北美的大型動物滅絕,並且歪曲了圍繞我的理論的論點狀態,即該事件也消滅了一個先進的人類社會。

請告知您的讀者,在五月份,舍默與我在喬·羅根體驗播客第 961 集中進行了現場線上辯論,其中更深入地涵蓋了這些主題,並使我有可能提出適當的反駁。它可以在 http://bit.ly/2rr6ivF 上找到

格雷厄姆·漢考克,透過電子郵件

舍默回覆:如果我必須將我與漢考克的數小時辯論提煉成一箇中心點,那就是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在科學中可證偽性的重要思想:科學理論做出預測,觀察可以證明這些預測是不正確的。要證偽漢考克的理論需要什麼?

此外,一般的局外人科學家,以及像漢考克這樣的另類考古學家,可以並且確實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這隻有在他們挑戰正規化的思想不僅解釋了為什麼一個被接受的理論是錯誤的,而且還解釋了為什麼證據更符合他們的理論時才行。在我看來,漢考克的想法完全基於負面證據——他認為已被接受的考古時間線有什麼問題——並且他沒有提供任何關於這個所謂的失落文明的正面證據:沒有金屬,沒有文字,沒有工具,甚至沒有陶器.

澄清

丹妮爾·L·迪克森的“迷失在海上”將 GABAA 稱為神經遞質。從技術上講,它是一種神經遞質受體。

大眾科學雜誌第 317 卷第 4 期這篇文章最初以“來信”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7 卷第 4 期 (), 第 8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1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