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000 種大麗花品種中,只有 10 到 20 種是黑色的。現在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解開了這些罕見花卉如何獲得其深色色調的分子之謎。
大麗花的顏色由植物代謝物黃酮的混合物決定。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紅色大麗花的色調來自高濃度的花青素,花青素是藍莓、藍色玉米、黑莓和其他水果和蔬菜顏色的來源。與此同時,白色大麗花缺乏花青素,但含有大量黃酮,黃酮本身是無色的類黃酮,但可以透過與花青素等色素相互作用來改變花的顏色。
奧地利維也納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黑色大麗花樣本中的色素、酶活性和基因表達,以研究其深紫紅色色調。研究人員發現,與大多數品種相比,黑色大麗花的花青素含量很高,而黃酮的濃度則急劇降低,這得到了花朵低黃酮合酶 II (FNS) 同工酶活性的證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關於今天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但是,黑色大麗花的顏色不僅僅是由於植物花青素途徑的活性增加,而是通常會形成黃酮的分子中間體轉化為額外的花青素,研究小組發現。
研究結果表明,可能有一種方法可以設計具有定製黃酮含量的大麗花,以產生特定的顏色。
“將黃酮旁路到花青素的策略是一種新方法,”研究人員海蒂·哈爾布維思在電子郵件中告訴生命科學。“Halbwirth 補充說,瞭解黑色大麗花如何設法消除 FNS 同工酶活性可以改進花卉育種技術,並可用於開發顏色變化的標記。”
該研究於 11 月 23 日在生物醫學中心的期刊《BMC 植物生物學》上線上發表。
版權所有 2012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