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古老的面孔正在為我們最早的祖先揭示新的曙光。考古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一個 380 萬年前的人族頭骨,這是一個罕見且儲存異常完整的樣本,它可能會改變我們對人類最著名的祖先之一露西的起源的認知。
發現該頭骨的研究人員表示,它屬於一個名為南方古猿湖畔種的物種,並且讓研究人員首次能夠很好地觀察到這個人族的臉部。人們認為該物種早於露西的物種,即南方古猿阿法種。但最新的發現表明,南方古猿湖畔種與露西的物種在史前衣索比亞的土地上至少共存了 10 萬年,研究人員表示。這暗示著早期人族進化樹比科學家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但其他研究人員表示,證據尚不確鑿。
“人族頭骨化石是非常罕見的珍寶,”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的古人類學家卡羅爾·沃德說,她沒有參與這項分析。“對我而言,這就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樣本。” 對該頭骨的分析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儲存異常完好
南方古猿阿法種生活在約 400 萬至 300 萬年前的東非。它對於理解人類進化非常重要,因為它可能是從中演化出約 280 萬年前的“真正”人類屬,即智人屬的類人猿物種。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研究人員在衣索比亞和肯亞發現了數十塊可追溯到 400 萬年前以上的南方古猿化石碎片。 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較老的化石屬於更早的物種,即南方古猿湖畔種。 人們普遍認為,南方古猿湖畔種逐漸演變成南方古猿阿法種,這意味著這兩個物種從未共存過。
這個在衣索比亞沃蘭索-米勒遺址發現的 380 萬年前的人族頭骨,現在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一個由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約翰內斯·海爾-塞拉西領導的古人類學家團隊在 2016 年發現了這個樣本,被稱為 MRD 頭骨。
該化石的牙齒和下頜的特徵表明它屬於南方古猿湖畔種。這是一個重要的結論,因為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只發現了少數南方古猿湖畔種頭骨的碎片。
“這個樣本的儲存確實非常出色,”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古人類學家斯蒂芬妮·梅利洛說,她參與了最新的研究。她說,這個頭骨只發現了兩個大塊,對於這個年齡的樣本來說,這是難以想象的不可能。“我們這次的發現真是太幸運了。”
共存?
這項發現使得重新評估其他南方古猿的面部化石成為可能,包括 20 世紀 80 年代在衣索比亞發現的一塊 390 萬年前的額骨碎片。 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這塊碎片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還是南方古猿湖畔種。 但現在研究人員已經能夠證明,這塊碎片具有在較年輕的南方古猿阿法種頭骨中可見,但在 MRD 頭骨中不存在的特徵。 假設這塊額骨碎片屬於一個南方古猿阿法種個體,而 MRD 頭骨屬於一個南方古猿湖畔種個體,研究人員認為這兩個物種可能在該地區共存了 10 萬年或更長時間。
海爾-塞拉西和他的同事表示,露西的物種很可能仍然是從南方古猿湖畔種進化而來的。 但他們認為,這是透過“物種形成事件”實現的:或許一小群南方古猿湖畔種在基因上與普通人群隔離,並進化成南方古猿阿法種,最終在競爭中勝過了範圍更廣的南方古猿湖畔種群體。
梅利洛承認,主張區域性物種形成事件而不是整個人群的逐步轉變可能看起來像是在吹毛求疵,但她說,確切瞭解人族物種是如何進化的,是解開它們進化方式的關鍵第一步。
一些研究人員準備考慮南方古猿阿法種和南方古猿湖畔種共存的可能性。“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說法,”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古人類學家大衛·斯特雷特說。
但斯特雷特和沃德都認為,證據尚不確鑿,因為它主要依賴於兩塊化石——MRD 頭骨和 20 世紀 80 年代發現的額骨碎片。 斯特雷特認為,未來的化石發現可能有助於鞏固這一觀點。
人族鄰居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古人類學家蒂姆·懷特認為,在證據如此有限的情況下,現在就修改我們對露西起源的理解還為時過早。 但他說,研究人員越來越普遍地認為,在過去數百萬年的任何給定時間點,都有兩種或更多人族物種共存。
海爾-塞拉西認為,在 300 萬到 400 萬年前,多種人族物種確實共存,而不僅僅是因為 MRD 頭骨。 2012 年,他和他的同事描述了來自沃蘭索-米勒的一塊 340 萬年前的人族化石腳,它有一個可對握的大腳趾。 這是當時已知存活的人族中沒有的特徵,這意味著這隻腳屬於一個神秘但獨特的物種,它們共享了這片土地。
“沃蘭索-米勒遺址的發現清楚地向我表明,存在多種早期人族物種,”海爾-塞拉西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9 年 8 月 28 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