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屍檢”專案在死後數小時內尋找癌症線索

十幾家以上的醫療中心希望在腫瘤組織降解之前對其進行研究

癌組織。

去年基思·貝克死於膽管癌後,家人說有 900 多人前來向這位在俄亥俄州西北部芬德利大學深受歡迎的體育主管致敬。

許多是以前的學生,他們回憶起貝克近 30 年職業生涯中的善舉:給一個身無分文的孩子 20 美元,為父母破產的學生購買教科書,在貝克的客廳地板上清理出一個睡覺的地方。

但很少有人知道貝克最後的慷慨之舉。這位 59 歲的老人同意進行“快速屍檢”,這是在他 2017 年 3 月 28 日去世後數小時內進行的一項程式,以便科學家可以從殺死他的癌症中儘可能多地學習。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他百分百支援,”他的前妻、63 歲的南希·貝克回憶道,她在貝克生命的最後階段照顧他。“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很重要。”

貝克將他的遺體捐贈給了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快速屍檢研究,這是全國十幾家以上醫療中心正在進行的一項規模雖小但不斷增長的努力的一部分。其想法是在死亡後立即獲取腫瘤組織,趁它還沒有機會降解。科學家表示,此類樣本是瞭解在全身擴散的癌症遺傳學的關鍵,它會阻礙治癒它們的努力。

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的醫學科學家薩米克·羅伊喬杜裡博士說:“人們認識到癌症比我們意識到的更加異質。”“即使它們起源於同一種癌症,您身體的不同部位也可能具有不同的癌細胞。”

在貝克的案例中,快速屍檢的結果表明他出現了一種突變,導致他正在服用的實驗藥物被稱為 FGFR 抑制劑的藥物停止工作。羅伊喬杜裡和同事計劃在即將發表的論文中報告貝克的案例。

羅伊喬杜裡說:“這正在幫助我們塑造如何開發這種新藥。”“我們如何才能製造出更好的藥物?或者我們是否可以製造出更好的藥物組合?”

快速屍檢技術已經存在幾十年了。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自 1991 年以來一直使用該技術研究前列腺癌。在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於 2000 年啟動了一個現在強大的專案。

但約翰·霍普金斯醫學中心(位於巴爾的摩)的遺產捐贈快速屍檢專案主任喬迪·胡珀博士說,近年來,只有更多的醫院開始啟動和擴大專案。最後一次統計,美國有 14 個類似的專案。

胡珀說,他們的資金來源各不相同,但通常由癌症專案資源、贈款和研究人員費用混合支援。

科學家們認識到在死後不久檢查多個部位的組織並獲得比患者在世時更大的樣本的價值。可以在此類屍檢期間檢索癌細胞並使其存活,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嘗試治療或殺死它們的方法。

“這是同時對全身進行取樣的力量,”胡珀說,他每月進行大約一次快速屍檢,通常為多達六名對不同問題感興趣的研究人員提供組織。

大多數專案側重於癌症,但正在努力擴大實踐範圍,例如,可能可以闡明艾滋病毒患者體內的病毒庫。

速度對於儲存 RNA 和 DNA(細胞的組成部分)至關重要,它們在死後會迅速降解。最好在死亡後六小時內獲得活細胞樣本,並在 12 小時內獲得其他組織,胡珀說。

對速度的需求也使得此類屍檢具有挑戰性。家屬必須同意該程式,通常是在剛為親人的去世感到悲痛的時候。而圍繞取回遺體、進行屍檢然後將遺體送回葬禮的後勤工作通常很複雜。交通狀況難以預測,而且“有一次,遇到了暴風雪,”胡珀說。

羅伊喬杜裡說,他和他的臨床研究員之一隨時待命。

他說:“患者有我們的手機號碼,以及近親的手機號碼。”

與患者及其家人討論這個問題需要策略和同情心。大多數患者都參加臨床試驗,並從他們的醫生或像胡珀這樣的病理學家那裡瞭解屍檢。她說,許多人願意甚至渴望合作。

她說:“這些大多是患有轉移性癌症的患者。”“他們很久以前就對結果釋懷了。”

對於某些人來說,快速屍檢只是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

羅伊喬杜裡說:“他們不僅想為自己做點什麼,而且還想幫助他人。”

俄亥俄州劉易斯中心的 52 歲的琳達·博伊德就是這樣看的。像貝克一樣,她患有膽管癌,並且正在參加一項治療該疾病的試驗。這些藥物現在正在起作用,但博伊德說她已同意在死後進行快速屍檢,以便科學家在藥物不再有效時向她學習。

她說:“我有著堅定的基督教信仰。”“我相信我們被安置在這個地球上是為了互相幫助。”

由於快速屍檢是透過專案資金和贈款支付的,因此家庭無需承擔任何費用。遺體在一天內返回,並且狀況不會影響葬禮計劃。

南希·貝克說:“我強調的是,所有這些都是以尊嚴和尊重的方式完成的。”“我們感到很榮幸能夠做到這一點。”

羅伊喬杜裡說,對醫生來說,在生前治療過患者後進行屍檢也是一種榮幸。

他說:“這個人曾經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每隔一週就會來我的辦公室。”“我每天都想考慮的事情是,他們付出了很多,以便其他人能夠從中受益。”

“每個人在死後都有東西可以教給我們。”

這個故事最初由凱撒健康新聞於 2018 年 4 月 26 日釋出。閱讀原始故事此處

KFF Health News, formerly known as Kaiser Health News (KHN), is a national newsroom that produces in-depth journalism about health issues and is one of the core operating programs at KFF -- the independent source for health policy research, polling, and journalism.

More by KFF Health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