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看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環繞土星衛星土衛六的濃厚霧霾使其難以看清,從而難以確定這顆衛星表面的成分。現在,科學家們已經使用地球上的兩架射電望遠鏡穿透霧霾進行觀測。他們的觀測表明,碳氫化合物海洋可能覆蓋這顆衛星高達四分之三的表面。
康奈爾大學的唐納德·坎貝爾評論說:“土衛六的表面是太陽系中最後一塊未被研究的處女地之一,我們對它知之甚少。” 此前使用其他技術進行的研究暗示了甲烷雲和表面水冰的存在。在今天由《科學》雜誌線上發表的這項新研究中,坎貝爾和他的同事分析了 2001 年 11 月和 2002 年 12 月對土衛六進行的雷達觀測。他們發現土衛六表面反射的輻射光譜中出現尖銳的峰值,表明存在 50 至 150 公里寬的平滑、黑暗區域,這些區域的特性與液態碳氫化合物等有機物一致。“這些特徵可能是撞擊坑——根據對其他土星衛星的推斷,人們可能會預計大約有 80 個直徑為 150 公里的撞擊坑和數千個較小的撞擊坑——這些撞擊坑可能已經注滿,形成了湖泊和海洋,”亞利桑那大學的拉爾夫·洛倫茲在隨附的評論中指出。
由於天文學家目前只能從遠處探測土衛六,因此結果仍然存在不確定性。然而,在 2004 年 10 月,卡西尼號宇宙飛船預計將開始其首次對土衛六進行的 40 次飛掠探測。到 2005 年 1 月,它將把惠更斯探測器投放到土衛六表面,讓科學家們首次近距離觀察這顆衛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