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重大故事。
與來自其他種族和族裔的患者相比,非洲裔美國人死於癌症的可能性更高,長期以來的廣泛研究表明,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如收入、飲食和教育方面的差異是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然而,最近有兩支研究團隊提出,種族本身的遺傳因素也可能是原因之一。這些發現的確切重要性及其對治療的意義尚不明確,但一些科學家擔心,非洲裔美國人可能會錯誤地理解這些結論,導致他們不尋求治療。
伊利諾伊州梅伍德紅衣主教伯納丁癌症中心的肺癌和乳腺癌專家凱西·奧爾拜因和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西南腫瘤學組資料庫的 19,457 名癌症患者的記錄。上週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上的結果顯示,患有影響男性和女性的癌症(如骨髓瘤、肺癌和結腸癌)的患者,在接受相同治療並按年齡、教育程度和收入分組後,死亡率沒有差異,無論其種族如何。然而,即使研究人員控制了社會經濟因素,患有卵巢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的非洲裔美國人仍然比其他群體更容易死亡。結果表明,種族在這些後者的癌症的預後中起著作用。
一般來說,卵巢癌的預後很差。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CI)報告稱,美國有 54.1% 的卵巢癌女性在確診後五年內無法存活。奧爾拜因的研究小組發現,黑人女性的預後更差,死亡率比白人女性高 61%。
該小組還發現了前列腺癌死亡率方面的種族差異。診斷為 IV 期前列腺癌(已擴散至淋巴結的癌症)的男性,平均五年存活率為 30.6%。研究結果表明,在某些條件下,黑人男性死於 IV 期前列腺癌的風險比白人男性高 21%。
在第二項研究中,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伊丹·梅納什和他的同事分析了 1990 年至 2003 年間確診為乳腺癌的 244,786 名女性的資料。大約 23% 的乳腺癌屬於所謂的雌激素受體陰性類別,預後較差。梅納什的研究小組發現,黑人女性中這種型別乳腺癌的比例較高(29.6%,而白人女性為 17.3%),因此死亡率也較高。
這兩項研究都表明,不同種族之間存在可能影響癌症結果的生物學差異。美國癌症協會首席醫療官奧蒂斯·布勞利承認,一些種族分析可能是有益的,但他認為,從長遠來看,將精力集中在理解種族差異上可能會阻礙醫學進步。
他以 Bidil 為例,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僅根據種族批准的藥物。這種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僅獲准用於黑人男性,但也可能被一小部分具有導致心血管損傷的相同遺傳缺陷的白人男性使用。但由於經濟原因,該藥物當時的製造商選擇將其推銷給黑人男性,並且只對他們進行了測試。
此外,布勞利擔心非洲裔美國人,特別是患有乳腺癌的黑人女性,可能會對這兩項研究的結果感到困惑:“她可能會想,‘我不應該接受治療,因為我註定要死。’”但實際上,布勞利說,這並不是要傳達的資訊。
梅納什的結果顯示,雖然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之間的死亡率存在差異,但從 1990 年到 2004 年,兩者的百分比都有所下降,而且大多數乳腺癌(約 77%)是雌激素受體陽性(預後良好)。
布勞利對結果的解讀,特別是在奧爾拜因的研究中,最後的一個擔憂是,雖然研究人員能夠在治療時考慮到受試者的社會經濟狀況,但他們無法考慮到患者在診斷前幾年的狀況,即環境對癌症風險產生影響的時候。
他指出,美國黑人兒童平均比白人兒童消耗更多的卡路里,黑人女孩開始月經初潮的年齡早於白人女孩(飲食在初潮中起著重要作用),美國有 35% 的黑人女性肥胖,而白人女性的肥胖率為 20%。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在與種族無關的情況下影響對癌症的易感性,但在本研究中無法考慮到這些因素。
布勞利希望未來看到研究重點關注理解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而不是關注種族差異。他在隨附這兩篇論文的社論中建議,研究人員不能忽視之前對社會經濟影響的分析,並指出為所有人提供充足的醫療保健是減少差異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