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光合作用長期以來的一個謎團是該過程如何以接近 100% 的效率將陽光轉化為化學能。 關鍵可能是量子相干性,這與使雷射器和超導體工作的現象相同。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紫色細菌,其中色素和蛋白質的集合吸收光並將其能量匯入化學物質。 該複合物的組成部分在被光激發後會發生振盪,並且這些激發透過連線這些組成部分的蛋白質的特定振動保持同步,就像在鞦韆上適時地推動以使其保持運動一樣。 這種相干性使集合作為一個“超分子”協同作用,迅速確定最有效的能量途徑。 這項 6 月 8 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可以改進太陽能電池和其他合成集光裝置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