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一個分子拍手的聲音是怎樣的?研究人員演示了一種可以拾取機械振動單量子(類似於化學反應期間分子震動的單量子)的裝置,並表明該裝置本身(寬度與頭髮相當)的行為彷彿同時存在於兩個位置——一種“量子怪異”的壯舉,到目前為止僅在分子尺度上觀察到。
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理論家 Wojciech Zurek 表示:“這是一個里程碑。它證實了我們許多人所相信的,但有些人仍然抵制——我們的宇宙‘核心是量子的’。”
物理學家早就知道,根據量子力學定律,原子尺度或更小的物體可以同時存在於多個狀態。例如,一個電子可以沿著多條不同的路徑移動,或者一個原子可以同時放置在兩個不同的位置。這種所謂的態疊加原則上也應該適用於更大的物體,就像一個眾所周知的思想實驗,其中一隻貓同時處於死亡和活著的狀態。近年來,各種團隊已經表明,這種怪異現象確實發生在像分子一樣大的物體中,也發生在真正的宏觀系統中,例如超導體中的電流。
在新的實驗中,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研究生 Aaron O'Connell 和他的同事們首次表明,更大的物體也可以同時處於兩個位置。O'Connell 說:“它告訴我們,量子力學適用於空間中的宏觀物體。”他在美國物理學會的一次會議上展示了這些結果。該結果也於週三在《自然》雜誌上線上發表。(《大眾科學》是自然出版集團的一部分。)
該團隊使用計算機晶片製造技術製造了一個機械諧振器——類似於一個小的音叉。該裝置是一塊壓電材料(一種在電場存在下會膨脹或收縮,並在受到應力時產生電場的材料),夾在兩層鋁之間,鋁充當電極。它厚 1 微米,長 40 微米,剛好“肉眼可見”,O'Connell 說。
諧振器的電極連線到基於超導電路的電子讀出裝置,整個裝置保持在真空中,並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 2 萬分之一度。但是電子電路也可以用來向電極施加電壓,這樣該團隊就可以隨意地使諧振器膨脹和收縮。這種運動發生在 6 千兆赫或每秒 60 億個週期的特徵或共振頻率下。(音叉也有一個共振頻率——在千赫茲的數量級上——但在那種情況下,共振振動模式是橫向振動而不是膨脹和收縮。)
該團隊的第一個結果表明,在如此寒冷的溫度下,諧振器振動的寬度或幅度變得量子化——換句話說,存在少量的振動能量,稱為聲子,低於這個值諧振器基本上靜止不動。離散的能量包的存在是量子行為的標誌,而聲子是光子的機械等效物——它們是振動的最終不可分割的量子,無論是熱振動還是聲振動。
接下來,該團隊將超導電路置於兩種狀態的疊加態,一種有電流,另一種沒有電流。相應地,諧振器處於振動和不振動的疊加態。這些量子態持續了大約 6 納秒——與該團隊預期的持續時間大致相同——然後消失了。
在振動狀態下,諧振器中的每個原子只移動一個極小的距離——小於原子本身的大小。因此,在狀態疊加中,諧振器從來沒有真正處於兩個完全不同的位置。但是,實驗仍然表明,一個大型物體(諧振器由大約 10 萬億個原子組成)可以表現出與單個原子一樣多的量子怪異現象。“是的,量子力學仍然有效,”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 Andrew Cleland 說,他是 O'Connell 的合著者和顧問。至於我們觀察到的日常物體的現實,例如傢俱和水果,是如何從如此不同且奇異的量子世界中產生的,這仍然是一個謎。
除了理論上的意義外,該裝置還可以應用於研究自然界中發生的聲子,因為可以透過電子電路檢測到擾動諧振器的聲子——它本質上是一個量子麥克風。“這是一種非常靈敏的聲振動探測器,”Cleland 說。原則上,甚至可以將分子放置在諧振器上並“聽到它們”相互作用,無論是化學還是其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