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現在已經透過實驗觀察到使用許多不同粒子(包括電子、中子、原子和簡單分子)的雙路徑量子干涉現象。值得一看的是這個非常棒的電子干涉條紋影片,它顯示了電子一次一個地出現。
迄今為止,觀察到參與這種量子技巧的最大物體是具有60個碳原子,排列成傳統足球圖案的分子,以及覆蓋在該球體表面的48個氟原子。這個物體的質量為2.7 x 10-24千克,比單個電子(10-30千克)重一百萬倍以上。誠然,它仍然非常小——比人體最小細胞(精子細胞;10-13千克)的質量還不到一百億分之一。
也許更令人驚奇的是最近觀察到的生物分子卟啉的干涉現象,卟啉是葉綠素和某些血細胞的關鍵成分。卟啉分子實際上有幾個“翅膀”,可以像透過鉸鏈連線到分子的其餘部分一樣來回擺動。這使得它非常不像電子這樣的基本粒子,甚至不像非常堅硬的碳-60分子。有關碳-60和卟啉實驗的更多資訊,請參閱標題為“生物分子和氟富勒烯的波動性”的部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沒有人知道可以使多大的物體與自身發生干涉。一個關於碳-70分子的實驗突出了其中的一些困難。當分子被加熱以使其在透過狹縫時可能發射紅外光子時,干涉條紋的對比度明顯降低。我們可以使用主文章中討論的概念完美地理解這一點:發射的光子充當路徑標記,導致干涉消失。也就是說,原則上可以檢測到光子,從而確定每個分子通過了哪個狹縫。請記住,並非必須有人實際進行檢測——要破壞干涉,僅有光子存在就足夠了。
更多探索
• 檢視量子擦除的幻燈片
• 在部落格中討論該實驗
• 實驗所需物品
• 偏振器對光子做了什麼
• 量子擦除器如何工作
• 關於偏振膜的註釋
• 實驗故障排除
• 更多實驗
• 印刷版中出現的3偏振器難題的答案
• 波浪去哪兒了?更多關於干涉的資訊
• 前沿實驗:干涉的足球
• 延遲選擇實驗
• 量子粒子真的做了什麼?
• 什麼正在被擦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