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不會花太多時間思考他們瞳孔的直徑。事實是我們對瞳孔沒有太多控制權,瞳孔是虹膜中心的開口,允許光線進入眼睛。除非進行化學干預——例如眼科醫生用於擴大患者瞳孔進行眼科檢查的眼藥水——否則擴大或縮小瞳孔的唯一方法是改變可用光的量。關掉燈,你的瞳孔會擴大以吸收更多的光線。走到陽光下,你的瞳孔會縮小。
儘管瞳孔的運作可能是機械性的,但它允許研究人員探索想象和感知之間的相似之處。在最近一系列實驗中,奧斯陸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布魯諾·朗和烏尼·蘇魯維特首先在電腦螢幕上顯示不同亮度的三角形,同時監測研究志願者的瞳孔。正如預期的那樣,受試者的瞳孔在黑暗的形狀下擴大,在明亮的形狀下縮小。接下來,參與者被指示簡單地想象相同的三角形。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瞳孔像盯著實際形狀一樣收縮或擴張。當朗和蘇魯維特要求受試者想象更復雜的場景,例如陽光明媚的天空或黑暗的房間時,他們看到了相同的模式。
朗說,想象力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私人的主觀體驗,沒有強烈的或可見的生理變化伴隨”。但發表在《心理科學》雜誌上的新發現挑戰了這一觀點。該研究表明,想象和感知可能依賴於一組相似的神經過程:當你想象一間光線昏暗的餐廳時,你的大腦和身體會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反應,就好像你真的在那間餐廳裡一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新的實驗透過在參與者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向他們提供視覺刺激,補充了研究意識的常用方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喬爾·皮爾遜解釋說,心理意象研究採取相反的方法,允許受試者有意識地意識到心理影像,而無需伴隨的刺激。也許透過結合這兩種方法,科學家可以更好地理解意識是如何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