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態傾向幫助一些人在商業上取得成功

精神病態者的特質可能在我們在座的各位身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新的研究正在重塑這組經常被詆譭的屬性,並發現一些積極的轉變。

Illustration of a businessman holding up a smiling face mask on blue background.

隱藏著反社會核心的膚淺魅力是精神病態的傳統標誌。一些心理學家認為,某些具有精神病態特質的人,例如卑鄙,可以在商業和其他以大膽為優勢的領域中脫穎而出。

想到精神病態者,任何數量的好萊塢惡棍都可能浮現在腦海,從像漢尼拔·萊克特這樣迷人的殺手到安東·奇古爾,哈維爾·巴登在電影《老無所依》中以令人不寒而慄的威脅感飾演。但是精神病態的特質和症狀沿著從弱到強的尺度分佈。因此,有人可能是輕微的精神病態,也可能是嚴重的精神病態。現在可能就有一個精神病態者坐在你旁邊。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對暴力和犯罪精神病態行為的關注,已經邊緣化了他們所謂的“成功精神病態者”的研究——這些人具有精神病態傾向,但可以遠離麻煩,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從這些特質中獲益。研究人員尚未就哪些特質區分成功精神病態者和連環殺手達成共識,但他們正在努力澄清他們所說的被誤解的人類行為分支。有些人甚至想重新定義和恢復精神病態本身的概念。

“人們對精神病態者的看法大多不是精神病態的真實面目,”英國德比大學法醫心理學講師路易絲·華萊士說。“它不迷人。它不是奇觀。”她說,精神病態特質在每個人身上都一定程度地存在,不應被美化或汙名化。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某些方面,對成功精神病態者的研究使該領域回到了起點。在他 1941 年出版的著作《理智的面具》中,有影響力的美國精神病學家赫維·克萊克利提出了精神病態者的人格特徵:一個表面上迷人但以自我為中心且不可靠的人,他隱藏著反社會的核心。

克萊克利(後來他將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泰德·邦迪識別為精神病態者)從他在精神病中心看到的人那裡獲得了他的見解。在他的精神病態者描述中,有些人可以控制住他們最糟糕的行為。例如,他勾勒了一個精神病態商人的形象,這個人工作努力,看起來很正常,但偶爾會有婚外情、冷酷無情、酗酒和冒險行為。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想要研究精神病態的研究人員通常在監獄中進行研究。因此,在書籍和電影中聳人聽聞的描述的推動下,克萊克利最初更廣泛設想的精神病態輪廓在公共和學術領域都與危險和暴力罪犯緊密聯絡在一起。

這種觀點現在正受到挑戰。在過去 15 年左右的時間裡,精神病學已經接受了所謂的維度方法,這種方法基於特質和症狀嚴重程度的量表和譜系的概念。這取代了分類方法,後者對精神綜合徵採取更二元的觀點,並評估病情是否存在。

透過這種不同的視角看待精神病態,為研究人員打開了新的大門。他們不再需要在監獄中研究精神病態。相反,他們可以從普通人群中招募群體,篩選他們的精神病態特質,並調查具有成功或輕度精神病態的“正常”人的行為和生物學。“大多數精神病態個體就生活在我們周圍,”荷蘭阿凡斯應用科技大學的臨床心理學研究員德西雷·帕爾門說。

大膽的平衡

精神病態是幾種相互作用的特質的綜合體。精神病態思維的傳統模型側重於卑鄙和去抑制。在心理學術語中,卑鄙是指不顧他人地積極尋求資源。去抑制表現為缺乏衝動控制。在這兩種特質上都很高的人幾乎沒有或沒有同情心,並且發現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通常會產生暴力後果。

作為最近反思的一部分,心理學家引入了一個新因素:大膽,他們將其定義為社會支配地位、情緒韌性和冒險精神的混合體。

“你可以將大膽視為在與他人的互動領域中表達的無畏,在這些領域中你不會輕易被嚇倒,你更加自信,甚至對他人具有支配地位,”長期精神病態研究員克里斯托弗·帕特里克說,他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他在 2022 年發表在《臨床心理學年度評論》上的一篇關於精神病態的文章中強調了大膽的作用。

當然,大膽的人不一定是精神病態者。但帕特里克說,如果將大膽新增到高度的卑鄙和去抑制中,你可能會得到一個精神病態者,他更能夠利用他們的社交自信來掩蓋他們行為的極端性,從而在領導職位上脫穎而出。事實上,可能大膽的程度與具有傳統精神病態特質的人是否能使他們的人生獲得成功密切相關。

其他精神病態特質也可能使人們在某些職業中受益:例如,卑鄙常常表現為缺乏同情心。“在企業界,你需要能夠承受壓力並快速做出決定的人,也許不需要表現出高度的同情心,因為他們需要能夠做出那些殘酷的選擇,”華萊士說。

例如,2016 年對澳大利亞一家廣告公司的員工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高階管理人員在與精神病態特質相關的行為衡量標準(例如最初具有魅力、沉著冷靜,但也以自我為中心、冷酷無情且缺乏自責)方面的得分高於初級員工。

其他研究表明,在行政職位招聘廣告中用來描述理想候選人的語言可能積極吸引具有精神病態特質的候選人。在一個特別直接的例子中,一家英國公司在 2016 年刊登廣告招聘“精神病態的新業務媒體銷售主管超級巨星!年薪 5 萬英鎊 – 11 萬英鎊。” 該廣告聲稱,五分之一的 CEO 是精神病態者,並且它想要一位具有他們積極品質的候選人。

有些人甚至認為,精神病態特質和相關的傾向,如無畏和自戀,可以使人們表現出英雄般的行為。例如,2018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急救人員在精神病態的衡量標準(包括無畏的支配欲、大膽和尋求刺激)方面的得分明顯高於平民。

一些精神病態特質可能是積極的想法,這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關於這一點,已經有過一場非常激烈的爭論,”克勞斯·J·坦普勒說,他曾是新加坡社會科學大學的組織心理學顧問。

坦普勒說,批評者對將大膽作為一種定義精神病態的特質納入其中持有異議。2021 年的一項研究要求 1000 多名學生同意或不同意一些陳述,以探究包括卑鄙(“我不介意我不喜歡的人受到傷害”)、去抑制(“我未經允許從別人的錢包或錢包裡拿過錢”)和大膽(“我是一個天生的領導者”)在內的特質。

結果表明,卑鄙和去抑制程度的增加可以解釋自我報告的反社會行為(例如攻擊、違反規則和吸毒)的差異。換句話說,大膽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相關的。

但帕特里克認為,有些人不符合這種解釋。其他研究已經確定了一些人在卑鄙或去抑制方面得分高於大多數人,但他們似乎並沒有因為反社會行為而惹上麻煩。大膽可能有所不同:一些研究表明,大膽在幸福感工作場所行為方面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他們會發現更容易與人套近乎,利用他人等等,”帕特里克說。他補充說,這種型別的成功精神病態者最終可能被證明是完全不可靠的,但他們最初給人的印象是自信和有能力。“這就是大膽帶來的好處。”

華萊士說,許多這樣的學術辯論是依賴於對實施暴力或犯罪行為的人進行研究以評估和診斷精神病態的遺留問題。“一旦你將精神病態定義為以極端暴力為特徵的臨床疾病,那麼所有積極的調整特質都會被推到一邊,”她說。“現在研究人員只是有點在自我反省,並說,等等,那麼所有這些好東西呢?”

她說,部分問題在於,試圖研究精神病態積極特質的研究人員沒有他們自己版本的篩查工具,該工具用於識別更嚴重的病例。這是一個清單,重點關注加拿大心理學家羅伯特·黑爾開發的去抑制和卑鄙的影響,並在喬恩·羅森 2011 年出版的著作《精神病態測試》中永垂不朽。

為了彌補這一差距,華萊士幫助製作了一個成功精神病態量表:一個包含 54 個問題的量表,旨在識別和評估普通人群中的精神病態特質。她希望該量表目前正在《人格評估雜誌》接受審查,將幫助該領域的研究人員評估例如工作場所中成功精神病態的流行程度,或身居要職和領導職位的人的精神病態特質。該量表詢問受訪者是否同意諸如“獲得成功可能很艱難;一切都是適者生存”之類的陳述。

“我認為這個量表是必要的,因為目前對成功精神病態的研究幾乎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她說。“你真正能夠推動研究向前發展的唯一方法是能夠衡量這些特質。”

最終,華萊士希望該量表將幫助更多人意識到,具有精神病態特質的人並不總是令人恐懼。“關於那些具有典型的精神病態特質的人以及他們如何參與日常生活,我們還有很多不瞭解的地方,”她說。“那是因為我們已經迷失在漢尼拔·萊克特的想法中。”

本文最初發表在Knowable Magazine,它是 Annual Reviews 旗下的獨立新聞事業。註冊新聞通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