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通常側重於你學習的內容,例如代數、元素週期表或動詞變位。但是,學習如何學習可能同樣重要,並且具有終身益處。它可以教會你更快、更有效地獲取知識,並使你能夠將資訊保留數年而不是數天。
認知和教育心理學家已經開發和評估了眾多技術,從重讀到總結再到自我測試,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一些常用策略顯著提高了學生的成績,而另一些則耗時且無效。然而,這些資訊並沒有進入課堂。今天的教師沒有被告知哪些學習技巧得到了實驗證據的支援,學生也沒有被教導如何使用那些效果良好的技巧。事實上,學生最依賴的兩種學習輔助工具是無效的。其中一種甚至可能破壞成功。
一個潛在的原因是,大量的研究令人應接不暇,使得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難以確定最實用和最有利的學習方法。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我們回顧了 700 多篇關於 10 種常用學習技巧的科學文章。我們專注於那些似乎易於使用且廣泛有效的策略。我們還仔細研究了幾種在學生中非常流行的方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獲得我們的推薦,一項技術必須在各種學習條件下都有用,例如學生是單獨工作還是在小組中工作。它必須幫助不同年齡、能力和先前知識水平的學習者——並且已經在課堂或其他真實世界的情況下進行了測試。學習者應該能夠使用該方法掌握各種科目,並且無論使用何種型別的測試來衡量,他們的表現都應該受益。最好的方法還會帶來知識和理解方面的持久改進。
使用這些標準,我們確定了兩個明顯的贏家。它們產生了可靠、持久的結果,並且在許多情況下都適用。另外三種方法被有保留地推薦,而五種方法(包括兩種流行的學習輔助工具)不被推薦,要麼是因為它們僅在有限的情況下有用,要麼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援更高的評級。我們鼓勵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索一些未經測試的技術,但學生和教師應該謹慎對待依賴它們。
金星優勝者
1. 自我測試:測驗自己獲得高分
工作原理:與評估知識的測試不同,練習測試是由學生在課外自行完成的。方法可能包括使用抽認卡(實體或數字)來測試回憶,或回答教科書章節末尾的示例問題。儘管大多數學生寧願儘可能少參加考試,但數百項實驗表明,自我測試可以提高學習和記憶力。
在一項研究中,要求大學生記憶單詞對,其中一半單詞對隨後包含在回憶測試中。一週後,學生們記住了他們測試過的單詞對的 35%,而他們沒有測試過的單詞對僅佔 4%。在另一項演示中,向大學生展示了斯瓦希里語-英語翻譯,然後進行練習測試或複習。他們反覆測試過的專案的回憶率為 80%,而他們重新學習過的專案的回憶率僅為 36%。一種理論是,練習測試會觸發對長期記憶的心理搜尋,從而啟用相關資訊,形成多個記憶通路,使資訊更容易訪問。
何時有效?從學齡前兒童到四年級醫學生,再到中年成年人,任何人都可能從練習測試中受益。它可以用於各種事實資訊,包括學習外語單詞、製作拼寫列表和記憶花卉的各個部分。它甚至可以提高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記憶力。簡短、頻繁的考試最有效,尤其是在應試者收到有關正確答案的反饋時。
即使練習測試的形式與真實測試的形式不同,它也有效。有益效果可能會持續數月至數年——考慮到持久學習如此重要,這真是個好訊息。
實用嗎?是的。它只需要適量的時間,幾乎不需要或根本不需要培訓。
我該如何做?學生可以使用抽認卡進行自我測試,或者使用康奈爾筆記法:在課堂筆記中,在頁面的一側製作一列,在其中輸入關鍵術語或問題。稍後,您可以透過遮蓋筆記並回答另一側的問題(或解釋關鍵詞)來測試自己。
評分:高實用性。練習測試適用於各種格式、內容、學習者年齡和記憶間隔。
2. 分散練習:為了獲得最佳效果,請分散您的學習時間
工作原理:學生經常“集中”他們的學習——換句話說,他們臨時抱佛腳。但是,分散學習時間要有效得多。在一項經典的實驗中,學生學習了西班牙語單詞的英語對等詞,然後在六個會話中複習了這些材料。一組學生背靠背地進行復習會話,另一組學生每天間隔一天進行復習,第三組學生每隔 30 天進行復習。30 天組的學生記憶翻譯效果最好。在對涉及 14,000 多名參與者的 254 項研究的分析中,學生在間隔學習後(總分 47%)比集中學習後(37%)回憶得更多。
何時有效?小至三歲的兒童以及大學生和老年人都受益。分散練習對於學習外語詞彙、單詞定義,甚至數學、音樂和外科手術等技能都有效。
實用嗎?是的。儘管教科書通常按主題將問題分組在一起,但您可以自行將它們穿插起來。您將需要提前計劃並克服學生常見的拖延傾向。
我該如何做?較長的間隔通常更有效。在一項研究中,30 天的延遲比僅一天的延遲更能提高表現。在一項基於網際網路的瑣事學習研究中,當會話間隔大約為記憶間隔的 10% 到 20% 時,表現達到峰值。要記住一週的東西,學習時間間隔應為 12 到 24 小時;要記住五年,它們應該間隔六到十二個月。儘管看起來似乎並非如此,但實際上即使在這些漫長的間隔中,您也確實保留了資訊,並且您會很快重新學習您忘記的內容。長時間的延遲非常適合保留構成高階知識基礎的基本概念。
評分:高實用性。分散練習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學習者學習各種材料以及長時間的延遲都是有效的。它很容易做到,並且已在許多真實世界的課堂研究中成功使用。
亞軍
儘管以下學習技巧很有前景,但在許多情況下,由於沒有積累足夠的證據來支援它們的使用,因此未能達到要求。諸如詳細詢問和自我解釋等一些技巧尚未在真實世界的教育環境中進行評估。另一種新興的方法稱為交錯練習,剛剛開始被系統地探索。然而,這些技巧顯示出足夠的潛力,讓我們可以在此處簡要描述的情況下推薦使用它們。
3. 詳細詢問:引導你內心的四歲孩子
工作原理:我們天生好奇,總是尋找周圍世界的解釋。大量證據表明,提示學生回答“為什麼?”問題也有助於學習。
使用這種稱為詳細詢問的技術,學習者會為事實產生解釋,例如“為什麼說……是有道理的?”或“為什麼這是真的?”在一個實驗中,例如,學生閱讀諸如“飢餓的人上了車”之類的句子。詳細詢問組的參與者被要求解釋原因,而其他人則被提供瞭解釋,例如“飢餓的人上車去餐廳”。第三組只是閱讀每個句子。當被要求回憶哪個男人做了什麼動作(“誰上了車?”)時,詳細詢問組的回答正確率約為 72%,而其他組的回答正確率約為 37%。
我應該在何時使用它?當您學習事實資訊時——特別是如果您已經對該主題有所瞭解。它的力量隨著先前的知識而增加;例如,德國學生在學習德國各州時比學習加拿大各省時,從詳細詢問中獲益更多。可能是先前的知識允許學生為事實的真實性產生更合適的解釋。
這種技術的效果似乎在各個年齡段都很可靠,從四年級學生到大學生。詳細詢問顯然可以提高對事實的記憶力,但它是否也能提高理解力尚不確定,並且沒有關於學習收益持續多久的結論性資訊。
實用嗎?是的。它只需要最少的培訓,並且對時間的要求合理。在一項研究中,詳細詢問組完成一項任務需要 32 分鐘,而僅閱讀組需要 28 分鐘。
評分:中等實用性。該技術適用於廣泛的主題,但可能不適用於比事實列表更復雜的材料。對於沒有先前知識的學習者,益處可能有限。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確定詳細詢問是否可以推廣到各種情況和不同型別的資訊。
4. 自我解釋:我怎麼知道?
工作原理:學生生成對他們所學內容的解釋,透過諸如“句子為您提供了哪些新資訊?”“它與您已經知道的知識有何關係?”之類的問題來回顧他們的心理過程。與詳細詢問類似,自我解釋可能有助於將新資訊與先前知識整合起來。
我應該在何時使用它?它使從幼兒園兒童到大學生的學生受益,並有助於解決數學問題和邏輯推理難題,從敘事文字中學習,甚至掌握國際象棋中的殘局策略。在年幼的兒童中,自我解釋可以幫助理解諸如學習數字或模式之類的基本概念。該技術可提高記憶力、理解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這是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然而,大多數研究僅在幾分鐘內測量了效果,並且尚不清楚該技術在知識水平較高或較低的人中是否更持久。
實用嗎?不清楚。一方面,大多數學生只需要最少的指導,幾乎不需要或根本不需要練習,儘管對九年級學生進行的一項測試表明,未經培訓的學生傾向於釋義而不是產生解釋。另一方面,一些研究報告稱,該技術非常耗時,時間需求增加了 30% 到 100%。
評分:中等實用性。自我解釋適用於不同的學科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年齡範圍。進一步的研究必須確定這些效果是否持久,以及時間需求是否使其值得。
5. 交錯練習:蘋果和橘子混在一起
工作原理:憑直覺,學生傾向於分塊學習,在繼續下一個主題或問題型別之前完成一個主題或問題型別。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交錯練習有益處,在這種練習中,學生交替學習各種型別的資訊或問題。例如,在一項研究中,大學生學習計算四種不同幾何形狀的體積。在所謂的分塊練習條件下,他們在一個形狀的所有問題完成後才繼續下一個形狀的問題。在交錯練習中,問題是混合在一起的。一週後測試時,交錯練習組的準確率提高了 43%。交錯練習允許學生練習選擇正確的方法,並鼓勵他們比較不同型別的問題。
我應該在何時使用它?當問題型別相似時,可能是因為將它們並排放置使更容易看到它們的區別。當示例不太相似時,分塊練習(連續完成一個類別中的所有專案)可能更有效,因為它突出了它們的共同點。
交錯練習可能只對那些已經相當勝任的人有益。對於不同型別的內容,結果也喜憂參半。它可以提高代數問題的表現,並且在一項培訓醫學生解釋心電記錄以診斷心臟疾病的研究中有效。然而,兩項外語詞彙學習研究表明,交錯練習沒有效果。儘管如此,考慮到許多學生在數學方面遇到的困難,它仍然可能是專門針對該學科的有價值的策略。
實用嗎?似乎是。一個積極性高的學生可以輕鬆地使用交錯練習,而無需任何指導。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使用該技術:在介紹一種問題(或主題)後,練習首先側重於該問題。一旦引入下一種問題,它就會與早期主題的示例混合在一起。它可能比分塊練習花費更多時間,但這種減速很可能是值得的,反映了提高表現的認知過程。
評分:中等實用性。交錯練習可以提高數學知識的學習和記憶力,並提高其他認知技能。然而,關於交錯練習的文獻很少,並且包含足夠多的負面結果,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可能是該技術並非始終有效,或者可能並非總是使用得當——未來研究的主題。
我們學到了什麼
為什麼學生不使用更有效的學習技巧?似乎他們沒有被教導最好的策略,可能是因為教師自己也沒有接受過這些方面的培訓。在我們對六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的調查中,只有一種技術——“關鍵詞助記法”——每本書都涵蓋了。沒有一本書對不同學習方法的使用、有效性或侷限性提供太多指導。
第二個問題可能是,在教育系統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內容。花在教他們如何學習上的時間較少。結果可能是,在早期學習階段表現良好的學生,當學習受到密切監督時,一旦他們被期望在高中或大學中調節自己的學習時,就會感到吃力。
諸如學生開始使用該技術的最佳年齡以及他們需要多久重新培訓或提醒一次等問題,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但即使現在,教師也可以將最成功的方法融入到教學計劃中,以便學生可以自行採用它們。例如,當轉到新部分時,教師可以首先要求學生進行練習測試,涵蓋上一節的重要思想,並提供即時反饋。學生可以將新問題與前面單元的相關問題交錯進行。教師可以透過在幾個課程中重新引入主要概念來利用分散練習。他們可以透過提示學生考慮資訊對他們來說是新的,或者為什麼它可能是真實的,來讓學生參與解釋性提問。
這些學習技巧並非萬能藥。它們僅對那些有動力並且有能力使用它們的人有益。然而,我們期望學生在課堂表現、學業成就測試和一生中取得有意義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