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亞裔美國科學家進行間諜起訴是錯誤的

一場魯莽的反間諜運動針對中國,已對美國公民造成巨大損害

Art concept of an Asian scientist under a microscope.

陸瑤彥

在試圖抓捕間諜時,儘管存在誤判指控的風險,但撒大網撈魚的做法仍然很有誘惑力。最近,美國司法部就採取了這種做法。為了打擊其所描述的中國發起的智慧財產權間諜活動,司法部加大了對亞裔美國公民進行科學間諜和智慧財產權盜竊的起訴力度——從 1999 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李文和的著名案件1999到今年 1 月馬薩諸塞理工學院的陳剛的案件,皆是如此。

這個迴圈既熟悉又令人震驚:移民或歸化科學家被指控不忠誠。許多人被先發制人地監禁並剝奪了專業職位。間諜罪的指控通常被發現是錯誤的,缺乏科學依據,然後被撤銷。被針對的科學家提出了合理的種族歧視索賠,依據是憲法第四和第十四修正案,並且至少有一個這樣的案件目前正在聯邦法院審理

是什麼驅動了這場嚴厲的鎮壓?一個答案是高昂的經濟代價。知識資本是美國經濟的核心:一項對 2014 年資料的分析顯示,依賴智慧財產權的產業直接創造了 2800 萬個就業崗位和 6.6 萬億美元的價值。毫不奇怪,美國對外國威脅其財富來源的行為反應強烈。並且確實存在與中國政府相關的實際威脅——例如,千人計劃提供的誘惑、Equifax 消費者個人資訊資料洩露以及 SolarWinds 對美國政府資料的駭客攻擊。由於長期存在的擔憂,奧巴馬政府提高了《經濟間諜法》的懲罰力度。特朗普政府啟動了“中國倡議”,以打擊其所描述的智慧財產權盜竊流行病。拜登政府已經進行了備受矚目的逮捕行動。兩黨政治家都在努力避免顯得“對華軟弱”。這是一個極具說服力的簡單說法:阻止外國間諜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其中還有更多內情。起訴常常目標錯誤,而言論則忽視了明確的開脫證據,利用了亞裔美國人作為永久外國人的觀念。這種情緒可以追溯到 1790 年的《歸化法》(禁止亞洲人和其他非白人個體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和 1882 年的《排華法案》(基本上禁止所有華人移民,最初為 10 年,後來無限期)。並且這種情緒也蔓延到了當前與 COVID-19 疫情相關的反亞裔犯罪浪潮。儘管 2020 年美國整體仇恨犯罪下降了 7%,但反亞裔仇恨犯罪增加了 149%。最近的新聞週期充斥著暴力事件:一名兩歲幼童在德克薩斯州一家批發商店被刺傷,一名婦女在布魯克林自家門廊被潑酸,一名男子在曼哈頓唐人街被刀刺,一對夫婦在西雅圖唐人街被用襪子裡的石頭毆打,一位母親和她八歲的女兒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家中睡覺時被刺死,六名婦女在亞特蘭大的一起大規模槍擊案中被槍殺。

儘管中國構成了合法的國家安全擔憂——真正的間諜活動應該受到起訴——但有證據表明,美國正在隨意地將國籍與種族混為一談。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劉雲平指出,錯誤的間諜起訴是“我國政府不幸地無法區分美國公民和外國敵人的最新例證”。一項研究發現,在 2009 年至 2015 年間,根據《經濟間諜法》被起訴的被告中,華裔或華裔美國人的比例從 17% 上升到 52%。更關鍵的是誤判率:華裔被告被不公正指控的比率是非華裔被告的兩倍。許多這些誤判——被告在審判中被判無罪、檢察官在審判前撤銷所有指控或被告承認犯有輕微罪行並僅被判緩刑的案件——可以透過在提出指控之前仔細審查證據、諮詢科學專家以評估案情以及避免帶有偏見的結論性言論來防止。

這種粗糙政策的副作用弊大於利。我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個田園詩般的大學城度過了童年,親眼目睹了當一位家庭朋友——一位華裔美國物理學教授,也是美國公民——被錯誤指控、逮捕並被槍指著帶走時,社群的反應。幾個月後,司法部意識到它完全誤解了情況:它指控他向中國的一位同事傳送了精密的“袖珍加熱器”技術的原理圖,但專家後來澄清說,沒收的藍圖根本沒有描繪袖珍加熱器。指控被撤銷了。但專業、財務和聲譽方面的損害已經造成。大學裡的亞裔美國人社群人心惶惶,擔心沒有人能倖免於毫無根據的指控。

當前的策略範圍廣泛且毫無根據。草率的起訴不僅使美國公民遭受潛在的公民權利侵犯,而且這種氛圍還導致了知識資本的“人才流失”。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說法,移民在美國的發明家中佔很大比例,並贏得了美國諾貝爾獎的三分之一。但現在,許多移民科學家和發明家正在選擇離開美國前往其他國家,因為這些國家承諾提供更高的薪酬、更高的職位、更寬鬆的監管計劃,以及——最值得注意的是——不會因合法的研究活動而受到聯邦起訴。成功代理李文和民事訴訟的著名訴訟律師 Brian Sun 解釋說:“如果你受到刑事起訴並因此蒙羞……這相當於學術上的死刑:你除了回到中國還能做什麼?”

長遠來看,其影響相當反常。正如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家康毅賓指出,“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項巨大的貢獻。如果你把這裡變成一個有毒的環境,你實際上是在幫助中國政府招募人才回國。”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美國都會在這種情況下蒙受損失。該國透過阻止國際合作、阻礙獲得非機密聯邦資助的研究、放棄移民知識資本和拒絕來自某些其他國家的創新投資,扼殺了自身的創新生態系統。在國際舞臺上,它未能認識到其他國家多樣化的法律需求,並強迫協調專利法,從而損害了自身的外交地位。

但這些損害在很大程度上未被認識到。2018 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許多學術實驗室的主要資助來源——指示大約 10,000 家美國研究機構繼續進行鎮壓。Sun 將這些稱為“抓把柄”案件:它們對僅僅是行政失誤的行為處以過分嚴厲的刑事處罰。包括亞特蘭大的埃默裡大學和休斯頓的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在內的幾家機構隨後解僱了多名亞裔美國研究人員。

這種目光短淺令人震驚。法庭和城市街道上的緊張局勢和暴力事件每天都在升級。但至少在科學界,檢察官、立法者、機構和研究機構負責人有權放慢腳步,並考慮每個案件的硬性事實。草率地進行結論性起訴和解僱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透過將亞裔美國公民視為永久外國人並在沒有根據或細微差別的情況下起訴他們,美國將繼續走上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損害自己的公民、創新和經濟。

Alicia Lai 是薩爾茨堡卡特勒學者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凱瑞法學院的法學博士候選人,她在該學院擔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律評論的文章編輯。

更多作者:Alicia Lai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24 Issue 6本文最初以“Targeting Asian-American Scientists for Espionage Is Cruel and Unfair”為標題發表於 大眾科學 Magazine 第 324 卷第 6 期 (), p. 10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62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