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自 1996 年科學家首次宣稱火星隕石 ALH84001 帶有原始生命痕跡以來,爭議就一直圍繞著它。他們發現的是微小的礦化結構,他們認為這是類似細菌的生物化石。然而,這一理論很快受到了科學家的挑戰,他們認為這些結構——本質上是晶體——可能是透過純粹的物理過程生長的。現在,昨天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兩項獨立研究為化石生命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並且可能最終平息這場爭議。
來自 NASA 艾姆斯研究中心的 Imre Friedmann 和他的研究團隊指出,ALH84001 內部的磁鐵礦晶體形成鏈狀,彼此之間有間隙,類似於一串珍珠。如果沒有生命的存在,這些晶體鏈很難解釋:“在生物體外部,這樣的磁鐵鏈會由於磁力立即坍縮成一團,”Friedmann 解釋道。來自 NASA 約翰遜航天中心的 Kathie Thomas-Keprta 領導的其他研究人員提供了支援性證據:他們指出,隕石內部的磁鐵礦晶體在物理和化學性質上都與在地球磁感細菌中發現的磁鐵礦晶體相同——這些生物體利用體內的一串磁晶體來導航,很像一個內部指南針。如果這些晶體實際上是磁感細菌的遺骸,那麼它們不僅是火星上存在過去生命的明確證據,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生命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