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德國神經科學家在“腦部讀取”研究中犯下不當行為

一家德國資助機構對尼爾斯·比爾鮑默實施嚴厲制裁,稱其研究包含不完整的資料——但比爾鮑默堅持自己的工作

尼爾斯·比爾鮑默。

德國主要研究機構發現,一位著名德國神經科學家在研究中犯下了科學不當行為,他在研究中聲稱開發了一種腦部監測技術,能夠讀取癱瘓患者的某些想法。

德國科學基金會(DFG)對比爾鮑默備受矚目的工作進行了調查,發現兩篇論文中的資料不完整,科學分析存在缺陷——儘管它沒有評論該方法的有效性。在9月19日宣告中,資助了部分研究的該機構表示,將對比爾鮑默實施一些最嚴厲的制裁,比爾鮑默在德國圖賓根大學和瑞士日內瓦的維斯生物與神經工程中心任職。德國科學基金會已禁止比爾鮑默申請其資助,並禁止其擔任德國科學基金會評估員五年。該機構還建議撤回發表在《PLoS Biology》上的兩篇論文,並表示將要求他退回用於生成論文基礎資料的資助資金。

“德國科學基金會發現我在科學上存在不當行為,並實施了制裁。因此,我必須接受我未能駁斥對我的指控,”比爾鮑默在一份透過電子郵件傳送給《自然》雜誌的宣告中說道,以回應德國科學基金會的調查結果。在隨後與《自然》雜誌的電話交談中,比爾鮑默補充說,他無法對調查結果進一步置評,因為德國科學基金會尚未向他提供有關該決定背後理由的具體細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比爾鮑默表示,他堅持自己的研究,他說,“研究表明,透過基於計算機的血液流動和腦電流分析,與完全癱瘓的患者進行交流是可能的”。

德國科學基金會還發現,《PLoS Biology》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比爾鮑默在圖賓根大學和維斯中心的團隊成員烏傑瓦爾·喬杜裡也犯下了科學不當行為。該機構禁止喬杜裡申請其資助,並禁止其擔任德國科學基金會評估員三年。喬杜裡沒有回應《自然》雜誌的置評請求。

腦活動

對比爾鮑默和喬杜裡的不當行為調查結果與2013-14年進行的研究有關,他們與四名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運動神經元疾病(也稱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人合作,這些人由親屬在家中照顧。科學家使用頭皮上的感測器記錄了患者的腦活動。在2017年的一篇論文中,比爾鮑默及其同事報告說,他們對記錄的分析使他們能夠確定患者是否在默默地回答關於簡單問題的“是”或“否”。該論文引起了廣泛的媒體關注。

在調查委員會調查結果的摘要中,德國科學基金會表示,科學家們沒有完整地拍攝患者檢查過程,沒有在論文中充分展示他們的分析細節,並且做出了虛假陳述。

德國科學基金會強調,科學家對參與創新研究的重病患者負有“特殊責任”。它表示,他們沒有履行這一責任,“尤其是在未能準確記錄整個研究過程方面”。

比爾鮑默說,拍攝經常不得不中斷,以滿足參與者的緊急護理需求,例如需要從他們口中吸出唾液。“因此,我們沒有上傳我們收集但不得不宣告為在出版物中無法分析的資料。此外,我們沒有描述複雜資料評估的每個步驟,也沒有用隨附的影片記錄完全記錄下來,”他在他的電子郵件宣告中說。

資料重新分析

今年早些時候,一位舉報人對這項研究提出擔憂後,德國科學基金會和圖賓根大學分別對這項工作展開了調查。當時的圖賓根大學資訊學博士後馬丁·施普勒表示,當他重新分析已發表的資料時,他無法重現這些發現。德國科學基金會委託的一位獨立專家證實了施普勒的發現,該機構的宣告稱,另外兩位舉報人也證實了這一點。德國科學基金會委員會發現研究人員沒有正確分析他們的資料。該研究的其他四位共同作者未受到調查。

比爾鮑默及其團隊在今年4月發表了一篇反駁施普勒批評的文章——這是德國科學基金會建議撤回的第二篇論文。《PLoS Biology》在德國科學基金會宣佈其調查結果後不久,對這兩項研究都增加了關注宣告。

圖賓根大學對比爾鮑默和喬杜裡工作的調查於6月結束,結論是兩人犯有科學不當行為。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9年9月21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