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此報道於2016年2月26日更新,將核電站與太陽能發電場進行了比較,而不是與風力發電場進行比較。]
美國總統競選正在逐漸升溫。候選人們正進入首次全國號召力的重大考驗,即3月1日的“超級星期二”初選和黨團會議,將在德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馬薩諸塞州、弗吉尼亞州、阿拉巴馬州和其他七個州進行角逐。隨著政治熱度的增加,候選人提出的實際能源使用對比計劃值得選民關注。一些人希望用風能、太陽能、水能和地熱能為美國提供動力,這些可再生能源幾乎不向我們正在變暖的世界排放碳。另一些人還利用“清潔能源”,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但也增加了無碳但不可再生的能源,如核能。還有幾位未來的白宮主人支援傳統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以下是候選人如何為21世紀的美國提供動力的概述,以及對這些方案的一些科學評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馬可·盧比奧:他希望透過批准基石輸油管道來擴大化石燃料的生產,取消20世紀70年代對原油出口的禁令,並廢除巴拉克·奧巴馬總統的清潔電力計劃(為每個州制定一套減少碳排放的目標,目前由於最高法院正在考慮其是否符合憲法,因此該計劃處於法律上的不確定狀態),以及其他監管措施的倒退。盧比奧表示,他將消除開發新能源技術的“繁文縟節”,但聲稱關閉煤電廠將花費消費者更多的錢。
約翰·卡西奇:他的計劃與盧比奧的類似,此外,他還將允許各州在沒有聯邦監督的情況下監管天然氣水力壓裂(如果他們達到未明確的“質量基準”),增加聯邦土地上的能源生產,並採取能源保護措施
特德·克魯茲:他承諾追求所有形式的能源,並擁抱“這片土地上豐富的資源——從石油到天然氣到乙醇”。克魯茲表示,他將批准基石輸油管道,並允許私營部門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
本·卡森:他沒有正式的能源計劃,但他的網站上說他支援使用所有型別的能源,並減少聯邦政府的干預
希拉里·克林頓:她的目標是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2005年水平的70%,方法是安裝5億塊太陽能電池板,並重建基礎設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電力浪費,結束對化石燃料的稅收抵免,並捍衛清潔電力計劃。克林頓將利用核能等清潔能源,並表示她反對基石輸油管道。
伯尼·桑德斯:他希望將能源使用從化石燃料轉移開,阻止基石輸油管道,禁止天然氣水力壓裂,並對碳排放徵稅。桑德斯強調風能、太陽能和地熱技術等可再生能源,並計劃暫停核電站許可證續簽。
唐納德·特朗普:他似乎在置身事外,他的網站上沒有提及能源政策。過去的言論表明他會傾向於更多地使用化石燃料。
由於候選人在計劃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上存在差異——從極少到完全依賴的目標——因此,瞭解他們主張的可行性非常重要。例如,我們能否產生足夠的可再生能源來為整個國家供電?停止燃燒煤炭會花費我們多少錢?研究這些問題的科學家強調,儘管許多事情在技術上是可能的,但實現這些目標取決於選民的社會和政治意願。
美國所有50個州確實有足夠的風、水、熱和太陽來保持照明和冰箱的製冷,斯坦福大學的土木與環境工程師馬克·雅各布森說。“這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是可行的,”他說。雅各布森釋出了每個州可再生能源配方的地圖,獨立於任何競選活動。他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交通專家馬克·德盧奇和其他幾位研究人員一起製作了這張地圖。桑德斯的能源計劃依賴於這張地圖。但雅各布森說,將地圖變為現實不僅僅是科學問題:“它在社會和政治上是否可行,真的取決於人們的意志力。”
例如,雖然核電站的發電量基本上不會中斷,但斯坦福大學斯泰爾-泰勒能源政策與金融中心執行主任丹·雷切爾表示,太陽能發電場可能只有25%的時間在執行。雷切爾曾為比爾·克林頓和奧巴馬制定能源政策,他現在正在為希拉里·克林頓的競選活動做志願者。執行時間差異意味著,每關閉一座核電站,大約需要建造四座太陽能發電場。雷切爾說,這樣做速度太快,成本會非常高。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氣象學家和最近退休的負責人亞歷山大·麥克唐納的說法,該國可以透過建立國家電網來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他的團隊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整個電網在美國各地連線起來,那麼總會有該國某個地方有足夠的風、太陽或其他能源來發電,並且能源可以根據需要轉移到其他地方。麥克唐納聲稱,這個包括核能和天然氣的電網不需要在儲存或電網容量技術方面取得進展,並將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的20%。
麥克唐納認為,私人承包商可以貸款建設電網,並透過其產生的廉價電力賺錢,避免讓消費者在納稅日承擔賬單。(收費公路通常以這種方式獲得資金。)麥克唐納認為,聯邦政府只有一個關鍵作用:制定協調電網建設的藍圖。不過,如果政府在財政方面更多地參與其中,那麼消費者可能會透過稅收來承擔部分建設費用。
雅各布森、雷切爾和麥克唐納一致認為,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全國性轉型至少需要聯邦政府的政治支援,如果不是財政支援的話。這意味著下一任行政長官將對此發表重要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