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改變常駐腸道微生物

女性妊娠晚期腸道菌群類似於糖尿病風險人群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來自《自然》雜誌

隨著妊娠的進展,女性的腸道微生物種群發生變化,變得更像可能患上糖尿病的人群。這些變化似乎不會損害孕產婦的健康,但與血糖和脂肪沉積的增加相對應,這些增加被認為有助於母親滋養孩子。

康奈爾大學(位於紐約州伊薩卡)的微生物學家露絲·雷(Ruth Ley)領導了這項工作1,她表示,儘管科學家已經分析了世界各地和整個人體的微生物群落,但這是他們首次追蹤妊娠期間的腸道微生物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雷此前曾探索過腸道菌群與代謝綜合徵2的相互作用,代謝綜合徵是糖尿病的前兆,其特徵是炎症標誌物、血糖和脂肪水平升高。由於妊娠期間也會發生類似的變化,她想知道腸道菌群是否可能反映出這一點。她和她的同事對孕早期和孕晚期收集的糞便樣本中的微生物DNA進行了測序,發現細菌群落髮生了持續的變化。

總體而言,孕早期和孕晚期之間腸道細菌的多樣性下降,但某些型別的細菌(如變形菌門和放線菌門)的丰度增加。雷說,這些細菌在肥胖或患有代謝綜合徵的人群中也更常見。“特別是變形菌門,通常是這些研究中的‘壞傢伙’。它們與炎症有關。”

貝勒醫學院(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產科醫生克傑斯蒂·阿加德(Kjersti Aagaard)說:“這是描述完全正常的健康狀態如何發生深刻變化的下一步”,她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她認為,觀察到的變化發生在妊娠晚期是有道理的。“那時嬰兒開始增加體重。”今年早些時候,阿加德和她的同事發表了一項比較孕婦和非孕婦陰道微生物組的研究;孕婦的陰道微生物組以乳桿菌屬物種為主,人們認為這些物種可以阻止有害細菌的生長並幫助人體消化3

統一尺寸

儘管微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沒有影響母親的健康,但妊娠晚期收集的糞便比妊娠早期收集的糞便含有更多的炎症標誌物。更重要的是,無論女性在懷孕前體重正常還是超重,是否實際患上糖尿病,或在妊娠期間是否服用抗生素或益生菌(旨在提供或增加“健康”細菌種群的補充劑),這些趨勢都成立。與此同時,分娩後,孩子們的菌群類似於母親孕早期的樣本。

當雷和她的同事將糞便樣本中的細菌移植到在無菌條件下飼養的小鼠體內時,他們發現,接受妊娠晚期樣本微生物群的小鼠比接受孕早期樣本的小鼠更容易發胖,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也更低。

斯坦福大學(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微生物學家大衛·雷爾曼(David Relman)說:“這很有力地表明,微生物組至少有助於這種變化,甚至可能驅動這種變化”,他正在尋找妊娠微生物組與早產之間的關聯。

雷推測,妊娠期間發生的生理變化會改變微生物群落,而微生物群落反過來又會建立一個正反饋環路,維持在代謝綜合徵中看到的狀況。“身體可能正在將微生物作為一種工具,”她說。“你改變了微生物群,它們就會給你你想要的代謝變化。”

雷爾曼說,區分因果關係需要做大量工作。但無論結果如何,這些研究都將是有價值的。“它可能是人類宿主變化的鏡子或監視器,僅憑這一點,它就可以為妊娠生理學提供新的見解,”他說。

本文經雜誌《自然》許可轉載。本文最初發表於2012年8月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