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力公司採取行動限制太陽能

由於擔心太陽能會破壞電網的穩定性,日本一半的電力公司已阻止增加太陽能

由於人們越來越擔心大量增加太陽能發電會在某些地區造成供過於求的問題,同時給該國分散的電網帶來壓力,日本的電力公司正在限制該國快速增長的可再生能源行業。

上週,該國10家通用電力公司中的一半宣佈,他們將暫停審查可再生能源生產商提出的新建發電專案的提案,或採取措施確保增加的能源不會損害其輸配電網路。

實施新限制的電力公司是該國西部的九州電力、四國電力和沖繩電力,以及東北部的北海道電力和東北電力。這五家電力公司共同為日本大約一半的地理區域提供服務,包括最大的島嶼縣,並且高峰需求負荷約為 50,000 兆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電力公司決定削減新的可再生能源專案,這源於日本在 2011 年 3 月海嘯和隨後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輻射洩漏事件(普遍認為這是自 1986 年烏克蘭切爾諾貝利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之後,為改革其發電和輸電系統所做的努力。

作為這些改革的一部分,日本選擇關閉所有核電站,並用其他資源(包括化石燃料以及大量注入的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來替代大部分發電量。

為了鼓勵對新興的可再生能源行業的投資,日本政府在 2012 年為新的可再生能源專案採用了一項慷慨的上網電價補貼計劃,其結果是,在過去的 24 個月中,大量新的(主要是太陽能光伏 (PV))陣列上線,根據政府估計,這有助於將該國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組合增加到今年總消耗量的 2.2%。

上網電價補貼啟動太陽能繁榮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 (METI) 釋出的 表格,目前上網電價補貼率(不含稅)為大型客戶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每千瓦時 32 日元(29 美分),家庭使用者的每千瓦時 37 日元。同時,海上風力發電的電價為每千瓦時 36 日元。

根據 METI 的估計,這些價格保證在 10 到 20 年之間,有助於推動日本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激增,自 2012 年以來,太陽能裝機容量增加了近 11,000 兆瓦,而另外 72,000 兆瓦仍在開發中。

根據日本可再生能源基金會的資料,在過去 12 個月中,只有中國在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方面超過了日本,其中大部分新增發電量來自屋頂太陽能系統。

在日本可再生能源基金會 (JREF) 執行董事會主席 Tomas Kaberger 最近發表的宣告中,他表示日本可再生能源的擴張為這個擁有 1.27 億人口的島國和世界第三大獨立經濟體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Kaberger 說:“只要世界能源供應依賴化石燃料和鈾燃料,日本就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另一方面,當經濟上可行的技術可以用來獲取可再生能源時,日本就可以利用日本群島上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資源,成為世界上能源豐富的國家之一。”

對電網的衝擊
但日本能源專家表示,這種增長速度給該國垂直一體化的公用事業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他們認為,太陽能的激增有可能使該國的輸配電系統不堪重負。自 1950 年代以來,該國的輸配電系統旨在為 10 個不同的配電區域提供服務,並且沒有透過強大的輸電系統連線在一起。

事實上,該國的電網在東西部之間實際上是斷開的,因為這兩個地區的公用事業公司使用不同的頻率(東部為 50 赫茲,西部為 60 赫茲)輸送電力,這兩個部分之間的轉換有限。

專家表示,這些因素,加上公用事業公司為實現雄心勃勃的改革議程而面臨的財務和運營壓力,已經對日本推動可再生能源產生了深深的反感,尤其是在新的太陽能容量超過客戶需求以及這些資源的整合給公用事業電網管理者帶來麻煩的地區。

東京一家報道亞洲事務的雜誌The Diplomat的分析師兼副主編 Clint Richards 昨天寫道:“這個問題源於可再生能源不是可靠或恆定的電力來源這一事實,能源的突然下降或激增可能會給電網帶來壓力,可能導致損壞和電力損失。”

東京律師事務所 Anderson Mori & Tomotsune 的合夥人兼能源業務組主席 Tomoaki Ikenaga 在電子郵件交流中表示,日本受監管的公用事業公司也被要求維持電網穩定,而新的可再生能源專案的開發商不受任何要求約束。

因此,他說,“雖然對額外電力有強烈的需求”,但日本的電力供應商必須以一種不會損害他們提供可靠電力或抬高消費者價格的方式整合新的發電。

與此同時,他補充說,政府的上網電價補貼(成本由政府和電力客戶分攤)已導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得不向公用事業公司支付更高的電費”。

對電費支付者的衝擊
事實上,日本的電價現在是亞洲最高的國家之一,這種情況部分是由高價可再生能源造成的,但也部分是由於在關閉核電站後,日本嚴重依賴進口能源燃料,而核電站在 2011 年之前提供了該國 26% 的電力。專家表示,僅去年一年,日本在液化天然氣進口上就花費了超過 7 萬億日元(642 億美元),給其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消耗。

彭博新能源財經日本分析主管 Ali Izadi-Najafabadi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擴大該國的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專案雖然成本高昂,但可以幫助恢復日本能源行業的平衡。但目前的政策並沒有按預期發揮作用。

他說:“不幸的是,現有的上網電價補貼規則太簡單了”,定價僅基於開發的能源技術,而沒有考慮到當地和區域的電力需求。“這意味著專案開發商爭先恐後地開發能夠獲得最大回報的專案,而不是日本真正需要的專案。”

與此同時,該國正準備在未來幾年內恢復多達 48 座核反應堆的執行,但這一過程緩慢而昂貴,並且不能保證日本僅靠核電就能滿足其未來的能源需求。

能源領域的律師 Ikenaga 說:“我們離最佳組合情況還差得很遠。”

專家表示,恢復核電也無法解決日本長期存在的輸電問題,這些問題繼續阻礙發電機和公用事業公司將電力從生產地輸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的能力。

作為改革的一部分,日本預計將在 2016 年之前將輸電方面的新權力賦予獨立的系統運營商,並採取其他措施來解散舊的公用事業壟斷企業。

他補充說:“從長遠來看,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改善電網基礎設施以及可再生能源整合的市場環境。”“但就目前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重大挑戰。”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Daniel Cusick cover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He joined E&E News in 2003 and has filed news stories from South Florida to Northern Minnesota. He has reported from more than a half dozen hurricane recovery zones and documente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resilience and energy transitions in East Africa. He lives in Minneapolis.

More by Daniel Cusic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