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我們太陽系後院一顆類太陽恆星可能擁有五顆行星,其中一顆可能能夠支援我們所知的生命。
天文學家探測到五顆可能的外星行星圍繞著天倉五恆星執行,天倉五距離地球不到12光年——在宇宙尺度中只是區區咫尺。其中一顆新發現的行星似乎在天倉五的宜居帶內執行,宜居帶是指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的恆星周圍一定距離的範圍。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得到證實,這顆潛在行星的最小質量僅為地球的4.3倍,將成為迄今為止在類太陽恆星的宜居帶中發現的最小行星。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研究合著者 Steve Vogt 在一份宣告中說:“這一發現與我們正在形成的觀點相符,即幾乎每顆恆星都有行星,並且銀河系一定有很多這樣的潛在宜居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它們無處不在,甚至就在隔壁。”[圖集:7顆潛在宜居的系外行星]
研究人員表示,這五顆行星候選者都相對較小,最小質量是地球的 2 到 6.6 倍。這顆可能宜居的行星每 168 天繞天倉五執行一週,不太可能像地球一樣是岩石行星。
英國赫特福德大學的主要作者 Mikko Tuomi 透過電子郵件告訴 SPACE.com:“不可能確定其成分,但我認為這顆特別的行星不太可能具有岩石表面。”“它可能是一個‘水世界’,但目前這只是任何人的猜測。”
在噪聲中發現訊號
天倉五比我們的太陽略小且亮度較低。它位於鯨魚座(Cetus)中,距離地球 11.9 光年,在夜空中肉眼可見。由於其近距離和類太陽性質,天倉五多年來在科幻小說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天文學家之前曾在天倉五週圍尋找系外行星,但一無所獲。但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能夠從大量的噪聲中提取出五個可能的行星訊號。
Tuomi 和他的團隊重新分析了由三個不同的光譜儀對天倉五進行的 6,000 次觀測,光譜儀是一種允許研究人員探測行星繞其母恆星執行時引起的微小引力擺動的儀器。
這三個儀器分別是:位於智利拉西拉歐洲南方天文臺 3.6 米望遠鏡上的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尋器 (HARPS);位於澳大利亞賽丁泉的英澳望遠鏡上的倫敦大學學院階梯光柵攝譜儀 (UCLES);以及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頂 10 米凱克望遠鏡上的高解析度階梯光柵攝譜儀 (HIRES)。
透過使用新的分析和建模技術,該團隊發現了五個微弱的訊號,併成功地將它們從恆星活動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噪聲中分離出來。
Tuomi 在宣告中說:“我們透過向資料新增人工訊號並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測試我們對訊號的恢復,開創了新的資料建模技術。”“這顯著改進了我們的噪聲建模技術,並提高了我們發現低質量行星的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新的分析方法應有助於搜尋小型行星,從而使在整個星系中能夠發現越來越多的行星。[充滿外星行星的星系(資訊圖)]
附近的行星系統?
研究人員表示,這五顆行星目前仍是候選者,在透過進一步的分析或觀測得到證實之前,不會成為正式的發現。而且這也不是確定的事情。
Tuomi 說:“我非常有信心三個最短的週期確實存在,但我不能確定它們是行星起源還是在現階段噪聲建模不足或恆星活動和/或磁迴圈的一些人為產物,”他指的是軌道週期為 14 天、35 天和 94 天的潛在行星(相比之下,宜居帶候選行星為 168 天,最遠軌道行星為 640 天)。
他補充說:“對於可能的宜居帶候選行星,情況甚至更糟,因為該訊號的存在本身尚不確定,但根據我們的探測標準,該訊號確實存在,我們不能排除它確實是行星起源的可能性。”“但我們也不知道它還可能是什麼。”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天倉五行星確實存在,它們的近距離將使它們成為未來儀器研究的主要目標。
智利大學和赫特福德大學的 James Jenkins 在一份宣告中說:“天倉五是我們最近的宇宙鄰居之一,而且非常明亮,以至於我們可能能夠在不久的將來研究這些行星的大氣層。”“在我們太陽附近的恆星周圍發現的行星系統表明,這些系統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很常見。”
如果得到證實,天倉五行星將不是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這個頭銜仍然屬於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Bb,這是一顆炙熱的岩石世界,最近在距離地球僅 4.3 光年的最近的恆星系統中被發現。
這項新研究已被接受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
版權 2012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