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食大麻的人可能並非都會變成傻瓜

對資料的重新審視對重度吸食大麻與智商下降之間的聯絡產生了質疑

大麻會腐蝕你的大腦——真的是這樣嗎?去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上的一篇論文指出,青少年時期大量吸食大麻的人到中年時智商會下降。但今天發表的另一篇論文,同樣發表在PNAS上,認為導致這種效應的原因是與吸食大麻無關的因素。《自然》雜誌探討了這些相互矛盾的觀點。

還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智商下降?
奧斯陸拉格納·弗裡施經濟研究中心的勞動經濟學家,最新論文的作者奧勒·羅格伯格進行了模擬,結果表明與社會經濟地位相關的混雜因素可以解釋早期的結果。例如,貧困人口獲得教育的機會減少,這與是否吸食大麻無關。

這是相關性與因果關係的案例嗎?
可能如此。原始論文中使用的資料來自達尼丁研究專案,該專案對 1972-73 年在紐西蘭出生的 1000 多人進行了從出生到 38 歲及以後的追蹤研究。與所有此類出生佇列流行病學研究(也稱為縱向研究)一樣,存在從觀察到的一個因素與另一個因素之間的關聯中推斷因果關係的風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對達尼丁佇列的過去研究表明,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背景的個體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在青春期開始吸食大麻,並且更有可能從使用發展到依賴。羅格伯格說,這些效應,加上獲得教育機會的減少,可能會導致吸食大麻和智商變化之間產生關聯。

羅格伯格認為,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平均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智商可能會下降,並逐漸自我選擇或被分流到認知要求較低的領域。例如,他們不太可能像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那樣上大學,而更有可能從事體力勞動。

其他研究也顯示吸食大麻會導致智商下降嗎?
羅格伯格引用了三項研究,在這些研究中,吸食大麻與智商下降無關。他說,這些研究顯示重度吸菸者的智商明顯下降,但這不是永久性的,戒掉重度吸菸的人沒有出現下降。

原始論文的作者如何看待羅格伯格的分析?
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杜克跨學科預防研究中心的心理學家,與同事共同撰寫原始論文的馬德琳·梅爾表示,羅格伯格的觀點很有趣。然而,她指出,第一篇PNAS論文的作者將分析限制在中產階級家庭和那些社會經濟地位較低或較高的人。結果表明,智商下降不能僅歸因於社會經濟因素。

梅爾說,在他們最初的分析中,她和她的同事控制了社會經濟地位,發現在所有社會經濟類別中,非重度吸食者的孩子的智商從青春期到成年期都保持不變。因此,她說,社會經濟地位不會影響智商下降。

那麼誰是對的呢?
很難說。兩種分析都以不同的方式研究同一資料集,並且各有優點。

是否有辦法明確地找到答案?
也許可以——透過將達尼丁研究與另一個不同國家的研究進行比較。以前做過這樣的比較。例如,英國的雅芳父母和兒童縱向研究(ALSPAC)發現,母乳餵養時間較長的兒童的智商、血壓和體重指數都高於沒有母乳餵養的兒童。然而,在英國,較長的母乳餵養與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有關;當將資料與巴西的佩洛塔斯縱向研究的資料進行比較時,在巴西,母乳餵養與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無關,與智商提高的聯絡得以保持,但其他益處消失了

其他科學家怎麼看?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心理學家米奇·厄利溫表示,羅格伯格的分析絕對支援這樣一種觀點,即青少年吸食大麻與智商下降之間的聯絡本質上是虛假的,是由社會經濟差異而不是任何形式的藥理作用引起的。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約翰·麥克勞德研究ALSPAC的資料,他指出,梅爾和她的同事在他們的原始論文中承認,結果可能由混雜因素引起。他補充說,羅格伯格論文中的建模表明,在一系列合理的假設下,這確實是可能的。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本文首次發表於2013年1月14日。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