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致“地球上每個人”的歷史性檔案中,教宗方濟各警告說,氣候變化和其他形式的環境退化已達到危機點。
方濟各將“Laudato Si'”,第一部完全致力於生態問題的教宗通諭,定義為“緊急呼籲……就我們如何塑造地球的未來進行新的對話”。通諭是教宗可以釋出的最高形式的天主教教義之一。
方濟各寫道:“非常可靠的科學共識表明,我們目前正在目睹氣候系統令人不安的變暖”,並將氣溫上升的大部分責任歸咎於人為溫室氣體排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氣候變化是一個具有嚴重影響的全球性問題:環境、社會、經濟、政治以及商品分配。它代表了當今人類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其最糟糕的影響可能將在未來幾十年內由發展中國家感受到,”方濟各寫道,他認為全球窮人更可能居住在環境脆弱地區,依靠自然資源獲得收入,並且缺乏“適應氣候變化或應對自然災害的資源,而且他們獲得社會服務和保護的機會非常有限。”
方濟各寫道:“迫切需要制定政策,以便在未來幾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高汙染氣體的排放。” “需要逐步但不拖延地取代基於使用高汙染化石燃料的技術——特別是煤炭,但也包括石油,以及在較小程度上包括天然氣。”
這份檔案已期待數月,並且已經比通常的通諭引起了更多的媒體關注。梵蒂岡發言人費德里科·隆巴迪神父今天告訴記者,他25年來從未見過對教會官方檔案有如此多的期待。在通諭釋出後幾分鐘內,世界各地的利益集團都在將其內容納入他們的資訊傳遞中。
方濟各承認通諭的廣泛吸引力,他經常向其他宗教的讀者講話,甚至在某一點上不厭其煩地解釋他為什麼要深入探討神學論證。他在檔案的結尾附上了兩個不同的祈禱文:一個是為基督徒準備的,另一個是為“所有信仰上帝的人”準備的。而且,在梵蒂岡歷史上,來自東正教教會的一位高階官員參加了通諭的正式釋出會。
抨擊“一次性文化”和“過多”的特殊利益
“整體生態”的概念——人類、創造和上帝之間的相互聯絡——是該檔案的核心。方濟各警告說,“地球,我們的家園,開始越來越像一座巨大的汙穢堆”,並將責任歸咎於“一次性文化”,這種文化過分重視利潤和消費。
然而,最受關注的是教宗決定深入國際政治。在聯合國正在努力最終確定新的國際氣候條約之際,方濟各指責之前的談判軟弱而無效。“我們缺乏能夠開闢新道路並以對所有人的關注和對後代的關懷來滿足當前需求的領導力,”他寫道。“特殊利益集團太多了,經濟利益很容易最終凌駕於共同利益之上,並操縱資訊,使其自身的計劃不受影響。”
通諭認為,富裕國家有責任承擔世界向更小的碳足跡過渡的大部分成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需要誠實、勇氣和責任,尤其是在那些更強大和汙染更嚴重的國家方面,”它說。
雖然這份通諭已經引起了全球超過六個月的興趣,但方濟各並不是第一位對氣候變化表示擔憂的教宗。1990年,聖若望保祿二世警告說,“由於工業增長,‘溫室效應’現在已經達到了危機程度。”
與若望保祿一樣,被認為是十分保守的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9年的一份廣泛的通諭中寫道,“技術先進的社會能夠而且必須降低其國內能源消耗。” 他繼續鼓勵“對替代能源形式的研究”,並隨後透過使用太陽能電池板和碳抵消,使梵蒂岡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和國家(氣候導報,1月7日)。
有兩個因素使這份檔案與眾不同。第一個是方濟各投入環境資訊的關注和政治資本。梵蒂岡舉行了一系列會議,預告了該檔案的資訊。方濟各在1月份訪問菲律賓期間,特意提出對氣候變化如何危及世界窮人的擔憂。他在訪問期間告訴記者,“是人類不斷地掌摑大自然”(氣候導報,1月30日)。《Laudato Si'》是第一部完全致力於生態問題的通諭,這進一步強調了方濟各對資訊傳遞的重視。
呼籲人們“超越自我”
第二個顯著的區別是,在他上任的兩年裡,方濟各迅速獲得了全球聲譽和歡迎。媒體對他報道的方式是本篤十六世從未有過的,他對貧困以及現在的環境等政治“自由主義”問題的關注為方濟各提供了一個超越天主教的平臺。
事實上,最近的皮尤資料顯示,方濟各在沒有宗教信仰的美國人中享有68%的支援率。90%的美國天主教徒對方濟各持積極看法。這與若望保祿曾經獲得的最高評價不相上下,他最終被迅速列入聖徒的行列。
儘管如此,當方濟各涉足一個政策領域時,他可能會使他的一些支援率受到影響——儘管他的通諭堅持相反的觀點——但人們認為這超出了天主教會的傳統領域。
前佛羅里達州州長傑布·布什(共和黨)本週早些時候表示:“我認為宗教應該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最終進入政治領域的事情。” (布什是一位天主教徒,正在競選總統,他補充說他認為方濟各是“一位非凡的領袖。”)
同樣的皮尤資料表明許多天主教徒可能同意。雖然79%的美國天主教受訪者表示方濟各在解決窮人的需求方面做得“好”或“優秀”,但只有53%的人在解決環境問題方面給了他類似的評價。
許多保守派團體已經在批評這份檔案,認為限制廉價、豐富的能源使用會加劇方濟各擔心的全球貧困。“透過延長甚至蔓延貧困,這些政策將使更多的自然環境面臨風險,”康沃爾創造管理聯盟的創始人卡爾文·貝斯納說。“財富使人們能夠負擔得起更好的環境管理。教宗方濟各應該倡導經濟發展,將其作為解決貧困和環境退化的方案。”
但方濟各已明確表示,他將繼續推動世界領導人接受更小的碳足跡。他為這份通諭設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他說他希望它能夠影響聯合國氣候談判,就定於今年12月在巴黎最終達成的協議。
方濟各在1月份表示:“秘魯會議不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它讓我失望了,而且缺乏勇氣。” “他們在某個時候停了下來。因此,讓我們希望他們在巴黎能夠更有勇氣,代表們能夠在這方面取得進展。”
聯合國氣候負責人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今天對這份通諭表示歡迎。她在宣告中說:“教宗方濟各的通諭強調了就氣候變化採取緊急行動的道義責任,以提升地球上最脆弱的人口,保護髮展,並刺激負責任的增長。” “這一明確的呼籲應指導世界朝著今年年底在巴黎達成一項強有力且持久的普遍氣候協議邁進。”
雖然方濟各的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檔案大部分是悲觀的,但他以充滿希望的語氣結尾。“一切都還未失去,”他寫道。“人類雖然有能力做到最壞,但也能夠超越自我,再次選擇什麼是好的,並重新開始,儘管他們有精神和社會條件限制。”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導報。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