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思科學家聯盟 (UCS) 昨日釋出的一項分析發現,熱帶森林大國巴西和印度尼西亞在氣候承諾方面不如飽受戰爭蹂躪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其他較小、較貧窮的國家。
這一發現與該環保組織觀察到的趨勢一致,即在即將於本月在巴黎舉行的關鍵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之前,十幾個以森林為中心的國家提交了氣候承諾——被稱為“國家自主貢獻預案” (INDC)。
憂思科學家聯盟熱帶森林和氣候倡議主任道格·布歇表示:“剛果民主共和國是一個非常貧困的國家,在制定計劃和實施計劃方面存在許多困難,但他們在 INDC 方面做得很好。”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作為三份白皮書中的最後一份,這份報告考察了各國如何在 INDC 中呈現森林和土地利用部門。在巴黎會談之前,有 150 多個國家提交了這些目標,這些目標將構成新的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協議的核心內容。
該報告從透明度、雄心和核算標準,以及土地利用部門的擬議行動等方面分析了每一項承諾,其中土地利用部門包括農業、毀林和森林退化以及其他土地利用活動產生的排放。
布歇表示,土地利用排放佔全球排放總量的近 25%,因此擁有關於該部門的準確資訊至關重要。作為碳的吸收者,森林是幫助世界避免氣候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如之前的白皮書所發現的那樣,正是最小的國家——在本例中是剛果民主共和國 (DRC)——對解決土地利用部門的排放做出了強有力且具體的承諾。
巴西、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儘管是非洲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這個擁有第二大片熱帶森林的國家承諾到 2030 年減排 17%,並明確指出其中有多少來自每個部門,以及每個目標的實現程度取決於國際援助。
相比之下,報告發現印度尼西亞在如何解決土地利用部門的排放問題上含糊不清。
該國擁有廣闊的富含碳的泥炭地,其排放量的 60% 以上來自土地。今年,異常嚴重的火災季節促使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釋出了一項暫停在現有農業特許權區域內清理泥炭地的命令 (氣候電訊,10 月 26 日)。
該國的氣候計劃要求到 2030 年減排 29%,如果獲得國際融資,則減排 41%;然而,INDC 中沒有提到任何阻止毀林的計劃。
在印度 38 頁的氣候承諾書中,有 6 頁側重於該國為減少排放量而打算採取的措施。該國列出了到 2030 年將全球變暖排放量減少 33% 至 35% 的目標,但沒有具體說明如果沒有國際援助可以實現多少。
“儘管該國已經過渡到總體淨造林,但報告指出,印度的承諾中幾乎沒有提及減少毀林和自然森林退化,儘管它們仍然是一個問題。”
報告指責,巴西提出了強有力的減排數字,但在土地利用部門的目標上缺乏雄心。
資金需要明確性
巴西通常被稱為“地球之肺”,是地球上最大的雨林所在地。其 INDC 要求到 2025 年將碳排放量減少 37%,並要求到 2030 年完全停止非法砍伐森林。
布歇表示,巴西在森林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夠。他稱這具有諷刺意味,因為這正是該國取得顯著進展的部門。自 2004 年以來,巴西的毀林率下降了近 80%。該縣還承諾到 2030 年恢復 1200 萬公頃(近 3000 萬英畝)的森林。
他說:“INDC 要求實現非法砍伐森林零增長,但他們沒有說明現在發生了多少,而且該授權僅適用於亞馬遜生物群落,從氣候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生物群落,但卻遺漏了該國的一些相當重要的森林地區。”
第一份分析考察了美國、墨西哥和歐盟提交的氣候承諾,發現美國的 INDC 確實承認了土地部門 (氣候電訊,6 月 2 日)。
第二份分析考察了中國、加拿大、摩洛哥和衣索比亞,並批評了中國和加拿大的透明度、雄心和擬議行動 (氣候電訊,9 月 11 日)。
總體而言,對 INDC 的第三次分析鞏固了一個模式:在許多情況下,較小、較貧窮的國家提交了更強有力的全球承諾,至少在行動的明確性方面是這樣。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氣候顧問”組織的研究和政策執行董事邁克爾·沃洛辛在分析巴黎會議之前的許多國家氣候計劃時表示,他觀察到了類似的模式。他說,造成這種脫節的原因之一是較小的國家認識到它們將需要國際社會的財政援助,而為了獲得這種援助,它們需要明確具體。
他說:“對於需要融資的國家來說,幾乎有更高的門檻和透明度。巴西沒有必要對其將要做的每件事都非常具體,因為它們將自行為其行動提供資金。”
仍然“不足以”達到 2 攝氏度
沃洛辛表示,包括巴西和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提出了承諾。美國正在考慮在沒有國會的情況下可以採取的行動,例如美國環保署的清潔能源計劃和車輛排放法規的減排。
同樣,雖然沃洛辛稱巴西的非法砍伐森林零增長承諾是“嚴重的倒退,而且相當疲軟”,但他表示,例如,當巴西法律允許一些合法的砍伐森林時,該國要設定合法的砍伐森林零增長目標將具有挑戰性。
布歇和沃洛辛都強調,目前,隨著 150 多個國家的氣候承諾到位,談判桌上的減排量仍然不足以使氣溫升幅保持在國際社會商定的 2 攝氏度閾值以下。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本月早些時候釋出的《排放差距報告》發現,如果每個國家都充分履行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到 2030 年,大氣中仍將比應有的水平多出 120 億噸氣候變化汙染物 (氣候電訊,11 月 6 日)。
布歇補充道:“我們做得不夠,因為他們在 INDC 中給出的內容差異很大,而且各國仍然可以隨意遺漏重要的數字、重要的行動,甚至在他們願意的情況下遺漏整個部門。為了透明,為了讓世界瞭解其他國家的計劃,我們必須希望看到一些真正的改進。”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電訊》。 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