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託兒所的接送和工作截止日期可能與財務困境相結合,從而對您的思考能力造成實際壓力。
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團隊的新研究支援了人類決策頻寬有限的觀點。一旦認知負荷過重,做出選擇的能力就會受到打擊。這項研究基於對印度農村地區和新澤西州一家購物中心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收集的實驗資料,得出的結論很簡單,至少短期的財務壓力會最大限度地消耗我們的腦力,其損害程度與熬夜造成的損害程度相當。
紐約市洛克菲勒大學專門研究壓力研究的神經科學家布魯斯·麥克尤恩(Bruce McEwen)說,這些結果“非常令人信服”,他沒有參與這項工作。這些發現詳述於8月30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人員在新澤西州的一家購物中心對有限的腦力假設進行了測試,他們在那裡要求數百人參與問卷調查,這些問卷旨在有時提醒他們自己的財務狀況,同時考慮假設的預算決策。然後,受訪者被要求執行標準化任務,以測量邏輯思維和認知控制能力,例如選擇哪些形狀適合缺失的序列以及在看到某些圖形後在螢幕的某些部分點選的能力。現實生活中經濟狀況較差的受試者(按家庭收入定義)的表現不如那些報告現實生活中收入較高的受試者。研究人員還考慮了幾個變數,例如數學焦慮和正確答案的低激勵,以確定家庭收入與認知表現之間的因果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當要求低收入和較富裕的個人在關於較小數額金錢的練習中做出更簡單的財務決策時——旨在重現參與者不太可能想到自己財務困難的情況——兩組人在認知測試中的表現都相似。抽樣人群的家庭收入範圍從大約 70,000 美元的中位數到低至 20,000 美元不等,按家庭規模調整後,大致代表了美國的橫截面。
作者還想在進行認知測試之前,在處理現實世界預算決策的人身上測試他們的假設。因此,他們研究了居住在印度的甘蔗農民在收穫前後的情況,衡量收入波動對受試者解決類似於新澤西州受試者提出的標準化心理問題的能力的影響。與美國的結果一樣,較高的家庭收入與認知測試中更好的表現有關。收穫後,當農民的財務狀況更有保障時,這些人在認知任務中的表現比收穫前更好。更好的表現並非來自對認知測試的熟悉——為了消除這種可能性,研究人員對未參加收穫前實驗的農民單獨進行了實驗,得出了類似的發現。
印度農民在擁有更多現金時的更好分數不能用季節(樣本中的收穫時間各不相同)或體力消耗的變化來解釋(農民通常是管理人員,不從事體力勞動)。在收穫前和收穫後,受試者之間也沒有觀察到明顯的營養差異。在單獨的工作中透過心率和血壓測量的收穫期間的壓力期,也無法解釋這些變化。
那麼收入-大腦工作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呢?科學家們認為,這是一個“注意力捕獲”的問題,這意味著貧困會引發侵入性思維,從而消耗大腦有限的儲備。普林斯頓大學的行為科學家、研究作者埃爾達·沙菲爾說,這種分心超越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無數隨機想法。“如果我開車時有人騎著獨輪車經過,我會分心,然後過一會兒我又回來了,”他說。“這裡是‘捕獲’——我在[財務問題]上花費了大量時間,而且我不斷地回到這個問題上。”沙菲爾和他的合著者之一即將出版一本關於這個主題的書。
其他需要關注的問題,例如節食中的卡路里計數,也可能會降低認知能力。然而,金錢的不同之處在於,一個人可以隨時結束節食;沙菲爾說,財務壓力則不然。
“這些研究的優點在於,我們表明,當低收入人群不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時,他們的表現與高收入人群完全一樣,”他說。“這清楚地表明,這與成為窮人無關。而是與處於貧困時刻有關。”
這項研究不是關於貧困社會學的最終定論。作者沒有解決關於一生貧困的影響,也沒有解決長期壓力可能對大腦造成的身體或化學變化。“這是一項重要的研究,這些發現對政策具有重大影響,”麥克尤恩說。“這是思考如何幫助人們的好方法。”不過,他告誡說,慢性壓力可能比這項研究中提出的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它可能會以微妙的方式浮出水面,影響大腦,但不會在這項研究中測量的生物標誌物中顯示出來。
明尼蘇達大學的消費者行為專家凱瑟琳·沃斯(Kathleen Vohs)說,這些新結果也支援了其他關於一個重疊研究領域——一個新興的自制力領域——的研究。沃斯在同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些發現的評論文章。自制力研究著眼於個人克服衝動和做出決定的有限能力。他們以類似的方式假設,當個人面臨許多需要權衡的決策時——例如食物、時間或金錢的稀缺——並且沒有機會從由此造成的腦力消耗中恢復過來,自制力就會下降。她說,反過來,這種消耗可能會導致決策模式,從而阻礙一個人改善生活狀況的能力。“因為窮人必須比其他人更頻繁地克服衝動並做出艱難的決定,所以他們更有可能暴飲暴食、過度消費和做出其他有問題的行為,”她寫道。
作者寫道,這項工作應轉化為政策行動。例如,當認知負荷高且資金短缺時,教育服務優惠是不合時宜的。例如,透過縮短申請工作或援助所需的表格來釋放更多的大腦頻寬,也可能有助於適應個人財務壓力。
*編者注:沃斯是《大眾科學》即將發表的一篇文章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