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汙染、貧困和有色人種 美國各地的社群面臨著環境不公正問題
加利福尼亞州北里士滿——亨利·克拉克站在他出生的房子後院,可以看到美國最大的煉油廠之一冒出的煙柱。小時候,他很著迷山上的工廠,晚上燈火通明,就像童話城市地獄般的雙胞胎。早上,他出去玩耍,會發現樹葉被燒得焦黃。“有時我會覺得空氣太臭,不得不捂住鼻子跑回屋裡,直到空氣清新。”
煉油廠會燒掉多餘的氣體,發出“能量和熱浪,震得我們的房子像發生了地震一樣,”68歲的克拉克回憶說。在一次事故發生後,該地區被黑煙籠罩了一個星期之久,“沒有人來檢查北里士滿的居民的健康狀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可以幫助確保未來出現更多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頻繁的爆炸和火災導致孩子們逃離學校、公園和煉油廠一英里內的游泳池,“我們只是希望不會發生什麼事情把大家都炸飛,”克拉克說。“人們仍然在想下一次重大事故什麼時候會發生。”
100年來,人們,主要是黑人,一直住在標準石油公司建造的蓬勃發展的雪佛龍里士滿煉油廠旁邊,這個工廠如此巨大,每天可以加工24萬桶原油。數百個儲罐儲存著數百萬桶原油,散佈在俯瞰太平洋和舊金山灣的丘陵半島上2900英畝的土地上。那裡有5000英里的管道輸送汽油、航空燃料、柴油和其他化工產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像克拉克的家人這樣的非裔美國人搬到了這座煉油廠陰影下的房屋,因為他們無處可去。他們來到加利福尼亞州尋找機會,很快就瞭解到白人社群和住宅區並不歡迎他們。
里士滿的居民生活在五個主要煉油廠、三家化學公司、八個超級基金場地、數十個其他有毒廢物場地、高速公路、兩個鐵路貨場、港口和油輪停靠的碼頭的包圍之中。這個擁有103,701人口的城市的人口結構與南部25英里的舊金山,甚至與康特拉科斯塔縣或整個加利福尼亞州都不相同。
根據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資料,在北里士滿(里士滿的微小、未合併的鄰居),拉丁裔、黑人和亞裔佔3717名居民的97%,而里士滿為82.9%,加利福尼亞州為59.9%。
大多數房屋的售價低於10萬美元,在與雪佛龍煉油廠共享郵政編碼的灣區,房價是最低的,居民抱怨沒有鋪砌的街道、照明和基本服務。那裡缺乏工作,貧困嚴重,看不到一家雜貨店或咖啡館。2010年,北里士滿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為36,875美元,低於里士滿的54,012美元,不到康特拉科斯塔縣78,385美元的一半。
尋求經濟適用房的低收入居民最終與煉油廠和其他汙染企業共享圍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可能在住房上省錢,但卻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來自工業的數十年有毒排放物——以及卡車線路和鐵路沿線噴出的可穿透肺部的柴油顆粒,這些線路與社群相鄰——可能正在對居民的健康造成損害。里士滿的居民,特別是非裔美國人,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明顯高於其他縣的居民,並且因哮喘而住院的可能性也更高。健康專家表示,他們的環境很可能起著主要作用。
雖然大多數沿海城市呼吸著混合著交通尾氣的海風,但里士滿北部和中部的人們接觸到的汙染物種類更多,其中許多汙染物的濃度更高。其中包括苯、汞和其他與癌症、生殖問題和神經系統影響有關的有害空氣汙染物。人們也無法在室內逃脫煙霧。一項研究表明,一些工業汙染物存在於里士滿的房屋內。
這是種族、貧困和環境的三重打擊,它們在全國範圍內匯聚,在汙染源附近形成了其他任何人都不想居住的社群。來自民權運動的黑人領袖將這種現象稱為環境種族主義,從1980年代初開始,他們記錄了北卡羅來納州沃倫縣的PCB垃圾填埋場、路易斯安那州的“癌症巷”、芝加哥南區、田納西州迪克森縣、休斯頓桑尼賽德垃圾場和全國其他地方的模式。
根據基督聯合教會2007年釋出的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環境正義報告,在美國,居住在大型商業危險廢物設施三公里範圍內的900萬美國人中,約有56%是有色人種。在加利福尼亞州,這一比例為81%。這些社群的貧困率比其他地方高出1.5倍。
然而,這些數字僅反映了非白人和低收入家庭面臨的威脅的一小部分。成千上萬的其他城鎮也靠近其他主要的汙染源,包括煉油廠、化工廠、高速公路和港口。
里士滿是這些受困的城鎮之一,處於美國環境正義鬥爭的最前沿,這場鬥爭始於一個世紀前。
無處可去
在舊金山灣區,非裔美國人並非偶然搬到煉油廠旁邊。
早期的黑人定居者在1890年至1920年代之間作為移民的一部分來到加利福尼亞州,許多人跟隨家人和朋友來到東灣新興的工業區。他們逃脫了南方的吉姆·克勞傳統,但根據薩克拉門託州立大學教授雪莉·安·威爾遜·摩爾在她所著的《實踐我們的行為》一書中所述,“他們生活在城市工業願景的邊緣,處於經濟和社會等級制度的底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黑人再次主要從南方各州來到這裡,尋找在實業家亨利·J·凱撒在政府合同下建造的造船廠中的工作。亨利·克拉克的父親,來自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吉米·克拉克,作為第一個城鎮理髮師來此尋找機會。
里士滿在1905年合併後的十年內轉向了種族隔離住房。當凱撒在1941年獲得造船的戰爭合同時,里士滿的大部分非裔美國人口都集中在北里士滿及其周圍。早期的記錄將北里士滿描述為與垃圾場接壤,街道照明很少,消防和警察保護不足,未鋪砌的街道在雨中變成了“泥濘的泥潭”。
1941年,里士滿住房管理局被聯邦政府告知要為湧入里士滿的造船廠工人提供低成本住房,使里士滿成為其早期規模的五倍的城市。但到1952年,沒有非裔美國人住在里士滿的任何永久性廉租房中。市中心沒有出租或出售給黑人的住房。
非白人被推到未合併的北里士滿和其他由煉油廠、化學公司、高速公路、鐵路貨場和港口主導的社群。
“那是他們想購買房產時唯一可用的土地。人們不會故意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93歲的貝蒂·裡德·索斯金說,她八歲時和家人搬到了灣區。她在里士滿國家歷史公園的鉚釘女工專案上講授二戰時期非裔美國人的經歷。“房地產開發商可以決定你住在哪裡。當地銀行家可以決定誰可以獲得抵押貸款。”
“社會政策決定了歷史,”索斯金說。“我們已經對環境不公正產生了敏感性,而那些敏感性在當時並不存在。”
曾於1970年代從舊金山來到北里士滿拜訪朋友和藍調俱樂部的牧師肯尼斯·戴維斯說,這種忽視的模式今天仍在繼續。
“我們就像在島上一樣,”戴維斯說。“沒有雜貨店可以買到新鮮的水果、蔬菜和肉類。你能買到的唯一東西就是飲料和毒品。貨架上只有舊的、令人作嘔的腐爛食物,還有大量的啤酒、葡萄酒和威士忌。”
戴維斯於2006年搬到北里士滿的一間老年公寓,他說他可以從三樓的窗戶看到煉油廠,並將其和他搬到這裡後就有的慢性咳嗽歸咎於雪佛龍和其他公司。作為一名牧師,他想知道汙染和貧困更深層次的影響。“我開始認為我們呼吸的有毒煙霧與我們社群中普遍存在的暴力行為之間存在關聯。”
加入非裔美國人行列的還有來自寮國、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島嶼的新移民,他們再次在北里士滿的工廠和高速公路中尋求庇護和機會。
大量的麻煩
桑迪·賽特恩在北里士滿長大,她來自寮國的勉族,在她三個月大的時候和母親、五個姐妹和兩個兄弟一起來到這裡。她的家人是灣區新一波移民的一部分,這一次是為了逃離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東南亞戰爭的餘波。當亞洲新移民到達時,黑人社交俱樂部和大部分文化生活已經基本消失,因為有能力的人逃離了被忽視的社群。然而,汙染仍然存在。
有些孩子能看到海景,有些孩子能看到田園般的連綿起伏的山丘。在北里士滿,孩子們看到的是化工廠,它們看起來像神奇的拉斯維加斯,卻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個臭氣熏天的地獄。
賽特恩說:“在學校,除了地震演習外,我們還在練習化學爆炸演習。”她曾在佩雷斯小學就讀,該學校位於距離雪佛龍煉油廠僅隔一個公園和鐵路軌道的地方。這是距離煉油廠一英里內的兩所公立學校之一。
“我記得有一次出來,操場被煙霧籠罩。氣味非常難聞,一種強烈的、類似煤氣的氣味,你看不清幾英尺外的東西。我們都在咳嗽,”現年27歲,擔任社群組織者的賽特恩說。
“老師把我們送進了室內,給了我們紙巾捂住嘴和鼻子,然後把我們裝上校車。我們被四處開車轉,直到據說可以安全返回。當我們回來時,該回家了。我們的父母在那裡等著我們。”
根據該市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有毒物質排放清單和加利福尼亞州空氣資源委員會的資料進行的估計,里士滿四分之一的居民生活在附近工業或繁忙道路造成的空氣汙染嚴重的地區。
根據該市的計算,里士滿違反空氣質量規定的情況比該地區其他地方更頻繁。在10年期間,每10萬人的事件為13.1起,而整個灣區為0.96起。
根據美國環保署的清單,在灣區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康特拉科斯塔縣,2010年,企業向空氣、水和廢物場所排放了超過350萬磅的有毒化學物質,該清單基於企業報告的每年超過10,000磅的化學物質。
該縣超過 80% 的排放物來自里士滿 20 英里範圍內的四家煉油廠——雪佛龍、Tesoro Refining and Marketing Co. 和馬丁內斯的殼牌石油產品公司,以及羅迪歐的康菲石油公司煉油廠。
雪佛龍煉油廠是里士滿最大的汙染源,2010 年向空氣、水和廢物處理設施排放了 575,669 磅化學物質,超過了阿拉米達縣或矽谷所在地聖克拉拉縣的總排放量。
其中包括排放到空氣和水中的幾種致癌物——3,807 磅苯、135 磅 1,3-丁二烯和 606 磅鎳。其餘的是一系列化學物質,如甲苯、氫氰酸、氨、硫酸和乙苯,這些物質可能對呼吸系統或神經系統產生影響。
根據《有毒物質排放清單》,自 2004 年以來,雪佛龍已將其煉油廠煙囪和裝置排放的有毒空氣總排放量減少了 43%。
煉油廠女發言人梅麗莎·裡奇在一封回覆問題的電子郵件中表示,該公司在過去四十年中對環境控制和裝置進行了“重大投資”。其中包括新的燃燒器,可減少作為煙霧主要成分的氮氧化物,以及將一種稱為燃燒的工藝排放量減少 90%,以滿足當地空氣區制定的法規。
“我們的煉油廠作為里士滿社群的驕傲成員已經超過 100 年,比里士滿市成立的時間還長。我們希望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在這裡,”她說。
但自那以後,幾乎每年都有一些有毒化學物質的排放量,包括苯、鉛、1,3-丁二烯、四氯乙烯和硫酸,都超過了 2004 年的水平。
例如,雪佛龍公司將其空氣中排放的苯(一種已知的人類致癌物,與工人的白血病有關)增加到 2010 年的近兩噸,比 2004 年增加了 420 磅。相比之下,阿拉米達縣和聖克拉拉縣沒有工業報告排放苯。
不僅僅是雪佛龍公司。包括康菲石油公司和 BP 里士滿在內的里士滿附近的所有五家煉油廠報告稱,2010 年共排放了 14 噸苯。
通用化學西部公司也是主要的排放源,包括 2010 年排放的超過一噸的硫酸(一種可引發呼吸系統問題的化學物質)。Airgas Dry Ice 向空氣中排放了 16,884 磅腐蝕性氨氣。雪佛龍公司的研究場所雪佛龍技術中心報告排放了 6,000 多磅正己烷和甲苯,這兩種溶劑會影響神經系統。
再加上高速公路排放、商業港口和沿其 32 英里海岸線的大多數其他工廠,汙染漩渦從四面八方圍繞著中部和北里士滿的居民。
該市還遍佈著數十個廢棄場所,留有里士滿過去遺留的有毒痕跡。一個超級基金場地(以前的殺蟲劑分銷商)繼續將停用的殺蟲劑滴滴涕和其他化學物質洩漏到一個排入里士滿港口的運河中,該港口是該市許多東南亞和黑人居民捕魚的地方。
專家表示,任何一種有毒暴露都可能足以引起關注。但當研究人員考慮所有這些的累積影響時,里士滿居民的情況就更加令人震驚。
然而,他們的健康受到多大損害,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個謎。
哮喘和心臟病
里士滿有毒走廊的鄰居所經歷的一些健康問題明顯比該地區其他地方的人多。
里士滿市環境部門行政主管金沙薩·柯爾說:“從歷史上看,與康特拉科斯塔縣相比,里士滿的健康狀況存在顯著差異。”該部門在城市總體規劃中設計了一個要素,以解決環境和健康不平等問題。
在低收入、非白人居民中,健康差距尤為明顯,他們的住所往往集中在工業場所周圍。柯爾說:“里士滿的有色人種的平均壽命比居住在該縣其他地方的白人少十年。”
根據康特拉科斯塔縣衛生服務部的《2010 年社群健康指標》,里士滿居民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明顯更高。非裔美國人的情況最糟糕——他們死於這些疾病的可能性是該縣平均水平的 1.5 倍。
健康不平等現象在哮喘方面表現得最為明顯。加利福尼亞州公共衛生部的資料顯示,里士滿所有年齡段的居民因哮喘發作而前往醫院急診室的可能性是該縣其他地方居民的 1.5 倍。同樣,非裔美國人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哮喘急診就診和住院率約為該縣其他種族群體的四倍。
全國範圍內的情況也同樣如此。黑人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性比白人高得多,黑人兒童患哮喘的可能性也更高。原因包括飲食、壓力、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和其他因素。環境汙染物的作用尚不清楚,但許多健康專家表示它們確實有影響。
在全國各地,包括洛杉磯盆地南海岸空氣質量管理局進行的一項為期十年的研究在內的多項健康研究表明,靠近主要道路和港口的人比其他地方的人遭受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兒童的肺功能受損風險更高,嬰兒更有可能早產或體重較輕。由於柴油尾氣和其他空氣汙染物,在主要運輸路線附近,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在世界各地,車輛和工業產生的細顆粒物與心臟病發作和肺部疾病死亡人數增加有關。
根據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 2007 年關於灣區環境正義的報告,基於汙染暴露和人口因素的結合,里士滿的估計癌症風險高於附近城市。
灣區空氣質量管理局技術服務主管埃裡克·史蒂文森表示,他的機構經常被問到,它怎麼能讓人們住在煉油廠旁邊。他說:“問題是,‘影響是什麼,影響的危險是什麼?’”
里士滿工業區附近的健康影響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由於吸菸和飲食等混雜因素,以及人們搬遷的頻率,流行病學家很難證明暴露與疾病之間的聯絡。
一些居住在里士滿工業區附近的人抱怨頭痛、呼吸困難和疲勞等問題。另一些人則在家人和朋友中看到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牛皮癬)的高發率。
“我是我家唯一沒有哮喘的人,”58 歲的約翰尼·懷特說,他的家人在 20 世紀 30 年代在北里士滿定居。“從我的臥室窗戶往外看,我可以看到雪佛龍的燃燒和煙囪裡冒出的火。我的母親和祖母會到處關上所有的窗戶。我們不得不帶我的侄女特雷西去醫院,讓她使用呼吸機。”
“小時候,我們過去常常在離煉油廠幾個街區的希爾茲-裡德公園打籃球,”他說,“我們實際上知道他們會在哪個小時開始燃燒。你的鼻子會開始流鼻涕。我們會說休息一下,然後進去。”
室外、室內、無處不在
但從室外開始的東西不會留在那裡。它也會進入人們的家中。
一組科學家於 2006 年來到里士滿進行一項新型研究,該研究試圖回答居民關於哪些室外汙染物正在進入室內的問題。在里士滿的 40 戶家庭和附近的博林納斯的 10 戶家庭(沒有重工業)中,裝置監測了室外和室內的汙染水平。
結果令人震驚。里士滿住宅周圍的室外水平幾乎是博林納斯住宅周圍水平的兩倍,而且化學物質進入了室內。室外空氣中的釩和鎳含量是該州最高的。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兼該研究的作者之一雷切爾·莫雷洛-弗羅斯表示:“在里士滿,我們看到主要來自工業來源的汙染物(如硫酸鹽和釩)的室內外高度相關。”
在里士滿住宅內部發現的燃燒副產品(如多環芳烴或 PAHs)的含量高於博林納斯住宅。近一半的里士滿住宅中,細顆粒物超過了加州的年度空氣質量標準。
釩會刺激上呼吸道肺部、眼睛和皮膚,並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硫酸鹽可以被吸入肺部深處。一些多環芳烴是強效致癌物,並且與神經系統影響有關,例如子宮內暴露的兒童智商降低。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兼馬薩諸塞州牛頓市寂靜春天研究所的執行主任朱莉婭·布羅迪說:“我們發現,居住在煉油廠附近會增加可能危害健康的暴露。”“來自煉油廠的有毒汙染不會留在室外;它會滲入房屋,人們在那裡度過大部分時間。”
西爾維婭·霍普金斯站在她位於阿奇森村的院子裡,這是一個二戰時期的里士滿住宅區,她眺望著不到兩英里外的雪佛龍煉油廠的粉紅色儲罐。她讓科學家在她家進行了室內外研究的監測,只是為了弄清楚她正在呼吸什麼。
她反問道:“我們為什麼住在這裡?窮人住在這裡。如果他們有很多錢,人們就不會搬到這裡。這就是工業城鎮的現狀。”
西縣有毒物質聯盟的創始人亨利·克拉克說,像亨利·克拉克這樣的貧困和少數民族家庭在過去 100 年裡被推到了里士滿的汙染路徑上。因此,他說,如果有什麼公平可言,里士滿在未來 100 年內不應承擔任何新的有毒負擔。
“我們已經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我們討論的是不要火上澆油。”
本文最初發表在 環境健康新聞, 這是一家由非營利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出版的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