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黎明號宇航員大膽開啟私人任務

北極星黎明號的宇航員將比自 1970 年代初期以來任何人都走得更遠,並將嘗試世界首次私人太空行走

SpaceX Crew Dragon capsule atop of Falcon 9 rockets launching while photographers shooting on ground.

在 SpaceX 獵鷹 9 號火箭頂部的載人龍飛船艙內,北極星黎明號任務的機組人員於 2024 年 9 月 10 日清晨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 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上空翱翔升空。

Chandan Khanna/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四人組成的北極星黎明號任務於今天清晨(9 月 10 日)發射升空,目標是創造一些太空飛行歷史。

北極星黎明號旨在進行首次私人太空行走,今天美國東部時間上午 5:23(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0923)搭乘 SpaceX 獵鷹 9 號火箭從 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KSC)歷史悠久的 39A 發射綜合體發射升空。39A 發射臺也曾是 NASA 大部分 阿波羅登月任務的所在地,這些任務是最後一次載人飛行,其飛行距離與北極星黎明號宇航員的飛行距離一樣遠。

火箭從發射臺轟鳴升空,九臺梅林發動機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周圍平靜的水面上投下耀眼的光芒,爬升到空中,直到發動機的光芒在天空中消退,變成星星中另一個閃爍的光點。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發射原定於 8 月 26 日進行,但 SpaceX 取消了該次嘗試,以便進行更多的飛行前檢查。第二天的嘗試在任務團隊檢測到獵鷹 9 號支援裝置中的氦氣洩漏後被取消。此後,由於惡劣天氣,升空被多次推遲,直到大自然母親今天終於讓步。

發射後約 2 分 40 秒,獵鷹 9 號的主發動機關閉,助推器按計劃與第二級分離。然後,助推器進行了一系列燃燒,以使其返回軌跡與 SpaceX 自主無人駁船“只需閱讀說明”對齊,該駁船停泊在大西洋中。升空後約 9.5 分鐘,火箭降落在佛羅里達州東海岸附近的駁船上。

北極星黎明號的載人龍飛船在發射後 12 分多鐘與獵鷹 9 號的上級分離。

“如果沒有在家支援我們的 14,000 人以及其他所有為我們歡呼的人,我們就不會踏上這段旅程,”億萬富翁企業家賈裡德·艾薩克曼在載人龍飛船部署到軌道後不久告訴 SpaceX 任務控制中心,賈裡德·艾薩克曼指揮並資助了北極星黎明號。“我們對此表示感謝。我們現在要開始工作了。”

飛船進入了一個初始橢圓軌道,最大高度(遠地點)約為 745 英里(1,200 公里),最小高度(近地點)保持在約 118 英里(190 公里)。在繞軌道執行幾圈後,載人龍飛船將把其遠地點提高到約 870 英里(1,400 公里)——比自 1972 年 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以來任何人飛得都高。

艾薩克曼此前曾去過太空一次。他還資助並指揮了 SpaceX 於 2021 年 9 月進行的 Inspiration4 任務,該任務為田納西州孟菲斯的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籌集了 2.5 億美元。艾薩克曼希望這次任務能夠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

與他一同執行北極星黎明號任務的還有首批進入軌道的兩位 SpaceX 員工,任務專家莎拉·吉利斯和安娜·梅農,以及退役的美國空軍中校斯科特·“基德”·波蒂特,他擔任任務飛行員。這四人將在太空度過接下來的五天,在任務探索的新型太空環境中完成數十項實驗。

在北極星黎明號進入太空的第二天之後,龍飛船將把其遠地點降低到約 435 英里(700 公里),它將保持在這個高度,直到脫軌燃燒並返回 地球。在這個高度,北極星黎明號的機組人員將進行其任務中最關鍵的部分:歷史上首次商業 太空行走

艙外活動(EVA)將在任務的第三天進行。該行動的主要目標是測試 SpaceX 新的艙外活動 宇航服,該宇航服在視覺上與該公司熟悉的黑白色艙內活動(IVA)宇航服相似,後者僅在飛船內部穿著。

載人龍飛船沒有氣閘,因此在艙外活動期間,飛船的整個內部將暴露在太空真空中。因此,所有四名北極星黎明號機組人員都將在太空行走期間穿上宇航服,儘管只有艾薩克曼和吉利斯將冒險離開飛船。

兩人將輪流離開載人龍飛船,以測試其宇航服的功能和可操作性。總共,從載人龍飛船開始減壓到艙門關閉並機艙重新加壓,北極星黎明號的艙外活動將持續約兩個小時。

該任務的第四天包括 星鏈演示;北極星黎明號的機組人員預告了一個令人興奮的驚喜資訊,他們打算透過 SpaceX 的 巨型星座網際網路衛星傳回地球。

北極星黎明號的第五天將用於準備返程,前提是到此時已實現所有其他任務目標。(機組人員還將在任務期間進行約 40 項科學實驗。)

預計北極星黎明號的龍飛船將在升空六天後濺落在海中,在返回地球的軌跡上進行最後一系列脫軌燃燒。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北極星黎明號的機組人員將降落在佛羅里達州海岸附近幾個潛在著陸區之一的海洋中,一艘回收船將在那裡回收飛船和機組人員。

版權 2024 年 Space.com,Future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喬什·迪納 是 Space.com 的內容經理。他還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攝影師和攝像師,報道太空探索、載人航天和其他主題。他的報道範圍涵蓋從火箭發射和 NASA 的阿耳忒彌斯 1 號太空發射系統巨型火箭到 SpaceX 為 NASA 進行的宇航員發射等各種事件。

更多作者:喬什·迪納

SPACE.com 是太空探索、創新和天文學新聞的首要來源,記錄(並慶祝)人類在最終前沿的持續擴張。

更多作者: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