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融化

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可能會揭示新的空間維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美國正在縮小——物理上。在20世紀,美國東海岸已經失去了近20米的沙灘。自1900年以來,海洋已經上升了大約17釐米,這是由於膨脹(較溫暖的水佔據更多空間)和極地冰川的持續融化。

然而,與未來相比,這種增長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計劃到本世紀末上升一米,”美國宇航局榮譽科學家、冰川學家羅伯特·賓德施德勒說。“海洋中的熱量正在殺死冰蓋。”

一些著名的預測——佛羅里達在海平面上升五米後將被淹沒,孟加拉國曾經所在的地方將出現一個巨大的海灣——可能還要幾個世紀才會發生。但預計到2100年,北極將不再有冰,海岸線輪廓也會有所不同。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估計,有2億人居住在目前海平面以上一米以內,包括世界十大城市中的八個以及所有發展中世界的特大城市。“他們將不得不搬遷,”賓德施德勒建議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未來。


事實上,除非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控制,否則隨著覆蓋山脈(約佔地球冰川的1%)、格陵蘭島(9%)和南極洲(90%)的冰蓋融化,海平面將持續上升。總而言之,它們蘊藏著足夠的水,最終將使海平面至少上升65米。

融化整個冰蓋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但即便如此,冰川的消失速度仍快於科學家幾年前的預期。即使海平面逐漸上升,災難性風暴潮等風險也會逐漸增加。

冰對周圍水域的引力也是最近才被認識到的意外:一般來說,如果格陵蘭冰融化,“大部分海平面上升發生在南半球”,而南極冰則相反,多倫多大學的物理學家W·理查德·佩爾蒂埃說。“我們認為南極洲西部是最容易受到持續全球變暖破壞的地區。”

即使溫室氣體排放下降,極地融化也將難以避免,因為冰蓋滯後於整體氣候,而且一旦融化,就很難重新形成。人類將如何適應更水化的世界仍然未知。對於今天的趨勢,賓德施德勒指出,“我們將無法避免這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