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發現,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北極海冰融化,北極熊已經轉向以更多陸地食物為食。
結果表明,至少在哈德遜灣西部地區的北極熊,在面對氣候變化時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具適應性。
研究合著者,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脊椎動物生物學家琳達·戈梅扎諾說:“我們發現它們正在吃更多陸地上可獲得的食物”,包括雪雁、鳥蛋和馴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這種覓食策略是否能夠抵消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一位科學家表示,這不太可能對北極熊的數量產生影響。
首選食物
北極熊主要依賴海豹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為食。 非營利性保護組織北極熊國際組織稱,白熊會在海冰的裂縫處等待它們肥厚的獵物浮出水面,然後猛撲過去。
當海冰融化時,北極熊會上岸並食用各種食物,包括蘑菇和漿果,以及雪雁和其他動物。 [檢視北極熊盛宴捕食獵物的圖片]
但是全球變暖已經減少了北極海冰的範圍,尤其是在春末,那時北極熊會在轉移到陸地之前靠海豹幼崽增肥。 因此,美國《瀕危物種法案》已將這種雄偉的野獸列為受威脅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列為易危物種。
彈性素食者
在2013年《極地生態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戈梅扎諾和她的同事拍攝了哈德遜灣西部北極熊的影片,並抓拍到它們追逐、殺死和食用雪雁。
然後,在2013年《生態學與進化》雜誌上發表的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現代北極熊的糞便與1968年至1969年進行的分析進行了比較,當時氣候變化尚未顯著影響棲息地。
當時,與現代相比,糞便中雪雁的殘骸較少,而現代糞便中含有早期樣本中未發現的馴鹿和鵝蛋,這表明北極熊的飲食發生了變化。
部分原因是,海冰融化使北極熊更早地上岸。 戈梅扎諾告訴《生命科學》雜誌,結果,“它們開始與小白額雁的築巢期重疊”,這為熊提供了享用鳥蛋的機會。
戈梅扎諾說:“我們不能肯定地說,這種食物中的卡路里量會補償失去的海豹捕獵機會。” “但這表明[北極熊]具有適應性,並且可以改變它們的行為。”
熊還利用了馴鹿數量激增的優勢:戈梅扎諾說,20世紀60年代在該研究區域進行的調查發現大約有100只馴鹿,而如今則有3,000到5,000只。
長期展望
北極熊國際組織的研究員史蒂文·C·阿姆斯特魯普說,儘管靈活的覓食帶來了優勢,但不太可能將熊從氣候變化和海冰消失中拯救出來,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阿姆斯特魯普告訴《生命科學》雜誌:“其中一些事情可能會為一些個體熊爭取更多時間。 但最重要的是,沒有證據表明任何替代食物將使北極熊在種群水平上受益。”
阿姆斯特魯普說,即使是現在,海岸環境也只有足夠的食物來支援最小的灰熊熊,而且種群密度很低。
阿姆斯特魯普說:“什麼邏輯會表明我們可以將世界上最大的熊的整個種群強行遷移到目前僅支援少量小型熊的棲息地?”
版權所有 2014 生命科學,TechMediaNetwork 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 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