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與棕熊在相對較近的時期分化而來

一項進化分析表明,這兩個物種在過去50萬年內分化而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研究人員今天在《細胞》雜誌上報告稱,北極熊與棕熊的分化出乎意料地近期——在過去50萬年內。先前的研究表明,分離發生於60萬年至500萬年前之間。

最新的分析比較了來自格陵蘭島的79只北極熊與來自不同地區的10只棕熊的完整核基因組:瑞典、芬蘭、蒙大拿州以及阿拉斯加海岸附近的三個島嶼,即阿德米勒島、巴拉諾夫島和奇恰戈夫島。

研究發現,這兩個物種的分化發生在47.9萬年至34.3萬年前之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生物學家拉斯穆斯·尼爾森說,這將使北極熊“明顯比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的要年輕”,他參與了這項研究。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長除法
為了確定分裂發生的時間,研究人員比較了北極熊和它們的棕熊親屬共享的DNA片段的長度。這些序列隨著物種的繁殖和進化而分解和縮短,因此較長的片段表明兩個群體之間的分裂時間更近。這項名為“同源區段”的技術,也考慮了種群數量下降或瓶頸效應對遺傳的影響,這些瓶頸效應發生在兩個種群分化之後。

尼爾森解釋說:“如果你的人口規模縮小了,但沒有將其納入模型中,那麼看起來這兩個種群之間的差異可能比實際情況要大得多。”

北極熊-棕熊分裂的時間與溫暖的間冰期相吻合,當時棕熊可能將其活動範圍向北擴充套件並殖民了更高的緯度。當較冷的氣候返回時,這些熊可能被切斷並被迫適應新的條件。

尼爾森說,相對近期的物種分裂可能有助於解釋北極熊和棕熊(包括灰熊)雜交併產生可育後代(被稱為“灰北極熊”)的能力。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進化生物學家夏洛特·林德奎斯特此前估計,北極熊出現在400萬至500萬年前。“我們的模型可能太簡單了,”她說。但她懷疑分裂是否像尼爾森的研究表明的那樣發生在近期。“這個估計可能是基於更好的模型,但它仍然受到假設的很大影響,”她補充說。“我認為我們還沒有達到目標。”

為脂肪而生
北極熊主要以海洋哺乳動物為食,主要是環斑海豹和鬍鬚海豹。尼爾森和他的同事發現,它們可能在不到20500代的時間內就適應了這種飲食,“這是快速進化的前所未有的時間框架”,他們寫道。

對北極熊基因組的掃描發現,與心血管功能、脂質代謝和心臟發育相關的基因發生了變化。其中一個選擇性最強的基因APOB,已被證明編碼低密度脂蛋白(或“壞”)膽固醇中的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使膽固醇能夠從血液中被細胞吸收。

“到底怎麼才能吃那麼多脂肪?如果我們人類那樣做,我們在短時間內就會死亡,但它們卻茁壯成長,”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埃德蒙頓分校的北極熊生態學和行為專家伊恩·斯特林說。“這種消化脂肪的特殊能力的進化具有生態學意義。”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於2014年5月8日首次發表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