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我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內心精神世界,這個世界似乎是其他人無法觸及的。我們相信,對他人而言,我們代表著一種人類的未知領域。畢竟,有誰能真正知道我們在想什麼呢?

然而,事實證明,對於那些知道如何觀察的人來說,我們的感受和想法是再明顯不過的。您將在我們的特別報道“身體會說話”中瞭解原因。正如 Siri Schubert 在“眼神說明一切”一文(第 26 頁開始)中所解釋的那樣,微小的“微表情”會不由自主地掠過我們的臉龐,揭示我們的情緒。在“手勢提供洞察力”一文(第 20 頁開始)中,Ipke Wachsmuth 描述了我們在交談時如何運用手或其他動作來為詞語增添細微的含義。Thomas Metzinger 在“揭露謊言”一文(請翻到第 32 頁)中詳細介紹了當我們撒謊時,我們的生理機能是如何出賣我們的。

獲得局外人的視角也有助於我們找到其他看似隱藏或不可獲得的東西:新穎的想法。當然,在尋求問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特定領域的基礎知識會有所幫助。但是,像計算機一樣簡單地按部就班地進行只能讓您走這麼遠。要召喚那些無價的靈感火花,需要一種新的視角。Guenther Knoblich 和 Michael Oellinger 在“尤里卡時刻”一文(第 38 頁)中講述了其中的原因。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發現和塑造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再次轉換視角,我們認識到內部知識和經驗對於在通俗心理學中區分好壞想法的價值。我們可能會想,某種療法是否像宣傳的那樣有效?普通人如何知道該信任什麼?現在我們很高興提供幫助:“心理健康中的事實與虛構”,這是心理學家 Hal Arkowitz 和 Scott O. Lilienfeld 的新專欄。首先是:自助書籍。它們真的有幫助嗎?翻到第 78 頁瞭解他們的看法。

您對本期內容有何看法?我們很想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