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開車邊發擴音簡訊”研究揭示內幕

我們如何研究擴音技術至關重要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本月的

《大眾科學》專欄中,我撰寫了第一項研究,比較了語音簡訊(使用iPhone上的Siri或Android上的Vlingo)與手動簡訊時駕駛員的注意力分散情況。(您可以下載該研究報告 (pdf)。

令我驚訝和震驚的是,研究發現安全方面沒有差異。無論您是透過說話還是透過看螢幕和打字來發簡訊,您的反應時間都比不使用電子裝置時慢兩倍。更奇怪的是,研究發現“與基線相比,無論使用哪種簡訊方式,向前方道路的目光注視也顯著減少。”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這怎麼可能?語音簡訊的全部意義不就是您永遠不必將視線從道路上移開嗎?
我肯定地認為,答案與錯誤糾正有關。當今的手機語音轉文字軟體會產生大量誤轉錄;我肯定地認為,參與者將視線從道路上移開的時間就是他們用來糾正錯誤的時間。

但是後來我讀到:“指示參與者傳送語音轉文字應用程式生成的簡訊,無論它是否正確檢測到他們的語音。”

現在我真的困惑了。我寫信給該研究的作者,德克薩斯州A&M交通運輸研究所的副交通運輸研究員克里斯汀·耶格,她很友好地回覆道:“我沒有資料驅動的解釋來說明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但軼事表明,許多受試者都說了類似這樣的話,‘如果我在現實生活中使用這個,我會檢查以確保它的準確性再發送。’ 也許參與者本能地瞥了一眼手機以檢查其準確性(即使我們指示參與者傳送訊息,無論它是否正確轉錄了他們的聲音)。”

與此同時,我閱讀了完整的研究報告,並發現了另外一些可能有助於解釋結果的事實。

  • 測試駕駛是在一個廢棄的機場的跑道上進行的;規定的路線主要是長直道。沒有紅綠燈、停車標誌或其他汽車。速度上限為每小時 48 公里。

  • 為了確定反應時間障礙,研究人員程式設計了一個儀表板指示燈,使其定期亮起;要求參與者在注意到指示燈亮起後立即按下轉向訊號杆上的按鈕。這與對現實世界駕駛事件做出反應不太一樣。

  • 正如研究人員指出的那樣,“Vlingo 無法讀取參與者收到的訊息,因此使其成為手動-自動混合條件。啟動 Siri 只需按一下按鈕,而 Vlingo 至少需要按三下。” 換句話說,人們使用哪種語音轉文字應用程式也應該有所不同。

當然,這部分是人們將視線從道路上移開的原因——當使用 Android 時,他們不得不這樣做。但是,透過將 Siri 的結果與 Android 測試的資料平均化來汙染 Siri 的結果是否公平呢?而且,這兩者與我寫過的新 Moto-X 手機的工作方式都不同,後者不需要與手機進行任何物理互動即可啟用語音命令。

  • 關鍵是:大約一半的參與者自己的手機沒有語音轉文字功能——而在剩下的一半中,80% 的人表示他們很少或從不使用語音轉文字!

換句話說,當他們參與這項研究時,他們是語音簡訊新手。當然,他們將視線從道路上移開了;他們同時在發簡訊、開車學習如何使用手機!

作者也承認了這一點:“更習慣於使用這些應用程式的駕駛員可能會更有效地執行任務。這再次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領域。”

同意。

即便如此,這項研究中的資料也足以讓我確信其結論:開車時發簡訊,無論您如何操作,都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它可以等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