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論可見光’

格律與韻文中的科學

“論可見光”是一首維拉內拉詩,美國詩人學院將其定義為一種高度結構化的詩歌形式,由五個三行詩節和一個四行詩節組成,具有兩個重複的韻腳和兩個疊句。

Masha Raymers/Getty Images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知識是光的子實體,
而光是光子的子實體,
在穿越我們的黑夜盡頭

到達天鵝絨椅,普通的鷸,
在那裡我們看到在物體的反射中,
知識是光的子實體。

僅僅是電磁波的一小部分
波長和視覺是我們的,盲目已逝,
在穿越我們的黑夜盡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一路走來,但總有些不對勁。
我們看到的這種藍色是椅子的拒絕。
知識是光的子實體,

它的陰影纏繞著我們。這可能是核心
為什麼我們無法獲得滿足感
在穿越我們的黑夜盡頭。

總是想要我們視線之外的東西,
總是被仍然隱藏的部分所吸引。
知識是光的子實體,
在穿越我們的黑夜盡頭。

編輯:達娃·索貝爾

加拿大詩人唐娜·凱恩將她的時間分配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新斯科舍省之間。《Orrery》是她已出版的三部詩集中最新的一部,其中包括九首關於先鋒者10號宇宙飛船的詩歌。

更多作者:唐娜·凱恩
大眾科學雜誌 第327卷 第1期本文最初以“論可見光”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327卷 第1期 (), 第24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722-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