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鷹的困境

北美洲最大的陸地鳥類一度瀕臨滅絕,如今已戲劇性地復甦。為了確保它們的持續生存,生物學家們正依靠高科技裝置和非同尋常的干預措施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五年來首批進入野外的加州禿鷹在砂岩峭壁上猶豫地跳了幾步,伸長粉紅色的脖子越過懸崖,試探性地測試了它們九英尺多長的翅膀。自從1992年那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放飛以來,野生生物學家已經放生了近200只在圈養環境中出生和長大的禿鷹,它們繁衍生息。世界禿鷹數量已從1987年的22只反彈至396只,野生種群集中在下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以及南加州和中加州。隨著這些巨大的食腐動物重新佔據其七百萬平方英里的完整活動範圍,科學家們正在使用最先進的技術來引導這些更新世時期的倖存者走向完全的自我維持。他們指望這項技術和其他不尋常的發明,例如用可育卵替換不可育卵,來確保它們的完全恢復。

傑西·格蘭瑟姆是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禿鷹恢復專案的協調員,他在加利福尼亞州文圖拉的辦公室裡,可以追蹤到每一隻自由飛翔的加州禿鷹,精確到幾英尺的範圍內。他和他的同事們為每一隻17磅以上的鳥類安裝了無線電發射器和太陽能GPS裝置,每天每隻鳥傳送超過1000個定位點。在同一地點停留過多的航點太久,就表明鳥類遇到了麻煩。然後,工作人員跋涉穿過偏遠峽谷,檢查生病或死亡的禿鷹,並對其和它正在吃的腐肉進行測試。GPS資料還有助於科學家找到繁殖洞穴,在那裡他們驗證每個蛋的活力,甚至將野外產下的不可育卵與圈養鳥類產下的可育卵進行交換。

科學家們發現,禿鷹面臨著許多與25年前困擾它們的相同的危險,其中主要的危險是鉛彈碎片,這些碎片會留在腐肉的肉裡。大約十分之九的禿鷹體內鉛含量升高,儘管加利福尼亞州已禁止在禿鷹棲息地使用鉛彈,但這個問題仍然存在。瓶蓋、滴滴涕、高壓電線和偶爾的槍擊事件也造成了影響,這意味著環境仍然存在“幾乎導致它們滅絕的所有死亡因素”,格蘭瑟姆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然而,利用禿鷹遙測記錄,科學家們正在消除他們能夠消除的任何危險。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大蘇爾附近,GPS跟蹤記錄顯示,在太平洋天然氣和電力公司(PG&E)維護著三英里長的電力線的峽谷中,存在一條從安德森峰到太平洋的禿鷹走廊。在發生三起禿鷹觸電事件後,飛行資料幫助說服了PG&E在8月份開始埋設電力線。在其他地方,科學家們正在與太陽能和風能開發商合作,在選址專案時避開禿鷹的飛行路線。他們在鉛問題上也取得了進展,呼籲擴大鉛彈禁令並加大執法力度。  

還有更多資料即將到來。計劃包括安裝微型數字裝置來記錄禿鷹的心率和翅膀拍打強度,以瞭解風速和風向如何影響它們的能量消耗。聖地亞哥動物園保護研究所的邁克·華萊士說,透過將飛行資訊與氣象資料聯絡起來,科學家們正在精確地瞭解禿鷹如何在 landscape 中移動,以及哪些地方最需要保護。

每年耗資500萬美元的禿鷹恢復計劃已經證明,加州禿鷹可以被勸回野外成功繁殖和撫養幼崽。格蘭瑟姆和華萊士樂觀地認為,遙測資訊將有助於確保未來的種群能夠自給自足——如果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的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