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2015年11月10日,此報道已更新,以更正每磅鹽中發現的塑膠顆粒量。
在中國用餐的顧客,如果用海鹽調味,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攝入微小的塑膠汙染碎片。
當研究人員分析了在中國各地超市購買的十五個品牌的普通食鹽時,他們發現調味品顆粒中含有微米級的常見水瓶塑膠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乙烯、玻璃紙和各種其他塑膠(Env. Sci.& Tech. 2015, DOI: 10.1021/acs.est.5b03163)。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海鹽中發現了最高水平的塑膠汙染:研究人員測得每磅海鹽中含有超過 250 個塑膠顆粒。由華東師範大學的施華宏領導的團隊還在來自鹽湖、鹽井和鹽礦的鹽中發現了微小的塑膠顆粒,儘管含量較低——每磅在 3 到 165 個顆粒之間。
施和他的同事認為,塑膠汙染源於海洋環境中大量漂浮的塑膠汙染物,而海鹽就來源於這些海洋環境。例如,塑膠碎片可能會從較大的物體上磨損下來,例如傾倒在水中的水瓶,或者它們可能來自化妝品,例如洗面奶,這些化妝品使用塑膠微珠作為去角質劑。研究人員補充說,塑膠汙染的其他入口點也是可能的,包括在鹽的加工、乾燥和包裝過程中。
鑑於製造商通常透過蒸發從海水中提取海鹽——這個過程會留下除水以外的所有物質——海鹽的微塑膠汙染可能在中國境外也很普遍,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亞分校研究塑膠汙染的謝麗·梅森說。“塑膠已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汙染物,我懷疑在中國或美國超市的貨架上尋找海鹽中的塑膠是否重要。我想看到一些‘我也一樣’的研究。”
根據施的團隊的說法,如果一個人以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大鹽劑量食用中國海鹽,那麼這個人每年將攝入約 1,000 個塑膠微粒。這仍然少於歐洲貝類消費者每年估計攝入的 11,000 個塑膠微粒,貝類可能會受到海洋汙染微小碎片的汙染,根據去年釋出的一份報告。
梅森補充說,鑑於塑膠汙染中存在重金屬和其他令人擔憂的化學物質,明智之舉是儘量減少塑膠進入食物鏈。
本文經《化學與工程新聞》許可轉載(© 美國化學學會)。這篇文章於2015 年 10 月 28 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