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這個地球表面基本的重力規則也適用於大氣中的水蒸氣。根據過去20年的衛星資料,隨著氣候變化導致空氣、地球和海洋變暖,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每攝氏度增加高達 6.5%。物理學家弗蘭克·溫茨(Frank Wentz)認為,隨著水蒸氣的增加,降雨量也會增加。溫茨是加利福尼亞州聖羅莎市遙感系統(RSS)的主任,該公司是 NASA 氣候資料記錄的供應商。
RSS 團隊審查了來自地球觀測衛星上的特殊感測器微波成像儀的資料,評估了有多少水蒸發到大氣中以及有多少以降雨的形式落下。“當在全球範圍內按月時間尺度平均時,[降水]和[蒸發]必須平衡,除了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儲存項,”研究人員在Science雜誌中指出。
然而,當前的氣候模型預測蒸發量將緩慢增加,而降雨量幾乎不會增加——部分原因是全球風力可能減弱。但這與衛星資料不符。“我們發現,當在全球海洋上平均時,”溫茨說,“過去 20 年裡風力略有增加,約為每秒 0.2 米(或每小時 0.4 英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此外,衛星顯示蒸發和降水量的增加速度遠快於模型預測。“觀測結果表明,全球降雨量的增加速度可能比氣候模型預測的要快——根據這些結果,快三倍,”溫茨說。“額外的降雨可能對一些較乾燥的地區有利,並對世界其他地區構成重大的氣候風險。”
科學家指出,如果氣候僅升溫 2 攝氏度(3.6 華氏度)——正如最近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報告預測的那樣——到本世紀末,大氣中的水蒸氣將增加 13%。降雨量可能會以類似的幅度增加。“額外的雨水會落在哪裡,這是一個價值六千四百萬美元的問題,”溫茨說,“而且我認為沒有人能有信心地說出來。”
最終,氣候模型必須提高其預測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降水的準確性。(它們目前難以匹配厄爾尼諾現象等季節性事件的觀測結果)。模型製作者或許可以透過納入關於大氣中觀測到的水蒸氣總量的更好資料來做到這一點。
但即使預報顯示可能會有更多有益的降雨,但這也不是歡迎氣候變化的理由。“人類將影響氣候,這一點毫無疑問。如果我們能減緩這種速度,就能給大家更多的時間來適應,”溫茨強調說。“我們知道我們現在有什麼樣的氣候,我們也知道如何應對它。增加百分之十三的降雨量將更加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