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犀牛空運到澳大利亞的計劃備受爭議

搬遷計劃背後的團隊強烈捍衛其建立“保險種群”的嘗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項將犀牛從南非遷往澳大利亞的雄心勃勃的專案,被一些自然資源保護研究人員指責為浪費金錢。

澳大利亞犀牛專案慈善機構總部設在悉尼,因其將 80 頭犀牛遷往澳大利亞“以建立保險種群並確保物種生存”的計劃而引起廣泛關注。 在截至 2015 年 9 月的一年中,該機構籌集了超過 80 萬澳元(60 萬美元),並希望在 2016 年晚些時候開始空運六頭犀牛。 該慈善機構表示,最終,當偷獵——正在非洲肆虐犀牛種群——不再構成威脅時,可以將澳大利亞犀牛群中的犀牛送回非洲,以重建當地的野生種群。

但在本週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封信中,四位研究人員警告說,該專案“正在轉移資金和公眾興趣,使其遠離保護動物的必要行動”。 研究人員表示,移動 80 頭動物的百萬美元成本最好用於預防偷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英國班戈大學的保護研究員、該的主要作者馬特·海沃德說:“任何與非洲保護工作有關的人都清楚正在發生的嚴重偷獵危機。” 但他說,將犀牛遷往澳大利亞是一個糟糕的解決方案。“我不認為這會造成任何傷害,但資金是有限的。我們最好專注於 就地保護。”

但犀牛專案的創始人雷·迪爾洛夫 (Ray Dearlove) 強烈捍衛這項倡議。 他說,已經投入了“驚人的資金”用於反偷獵行動,但動物仍然被偷獵,並補充說,將犀牛遷往澳大利亞是“拯救犀牛複雜網路中一種可能的策略”。 (他還批評這封信稱犀牛搬遷工作將耗資 350 萬美元,而成本尚不清楚,並且在更正之前,錯誤地聲稱 2016 年將運輸 16 頭犀牛,而不是 6 頭。)

迪爾洛夫補充說,他不同意信件作者的建議,即該專案“帶有殖民時代的色彩,當時非洲資源被剝削”。 “就剝削而言,這完全與之相反,”他說。 “這是一種試圖拯救該物種的嘗試。”

遷移動物的時間

海沃德說,他不反對為了保護目的而遷移動物。 他自己也在從事將歐洲野牛(Bison bonasus)重新引入波蘭以及將紅松鼠(Sciurus vulgaris)重新引入威爾士部分地區的專案。 隨著氣候變化以及伐木或偷獵等活動破壞了動物的棲息地,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越來越多地考慮遷移動物以建立新的或更安全的種群。

但海沃德認為,不應將犀牛從非洲移走。 他說,犀牛的價值不僅在於動物本身,還在於它與本土生態系統的景觀和環境的聯絡。 海沃德和其他人還批評該專案遷移了全球種群數量為 20,170 頭的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而不是數量更少、瀕危程度更高的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後者僅剩下不到 4,880 頭。

英國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小組的重新引入專家馬克·斯坦利·普萊斯指出,儘管黑犀牛更受威脅,但尚不清楚這些動物是否可以在澳大利亞保持野生狀態。 它們是食草動物——吃樹葉、樹枝和水果——這使得它們比更通才的食草白犀牛更難適應當地的植被。 “在這些情況下管理黑犀牛會更加困難。 而且正是黑犀牛需要幫助,”他說。

斯坦利·普萊斯補充說:“這是一個有趣的倡議。 它將面臨一些特殊的困難。 這真的是正確的答案嗎?”

但這場辯論可能最終會淪為學術之爭:迪爾洛夫表示,儘管搬遷工作所需的所有許可尚未到位,但他仍計劃在今年運輸第一批犀牛。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16 年 6 月 23 日首次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