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關於豌豆植株上疣狀物的偶然觀察,促使一群青少年開始了為期三年的使命,即利用農業科學緩解世界糧食危機。他們的毅力得到了回報,他們在9月於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舉行的年度谷歌科學展上獲得了特等獎。(大眾科學是該獎項的共同贊助商。)
這項任務始於幾年前,來自愛爾蘭金賽爾的現年17歲的埃默·希基和她的母親首次開始園藝。她們拔起一株豌豆植株,發現根部覆蓋著結瘤。埃預設為這些腫塊可能是健康狀況不佳的跡象,便將植株帶給了她的科學老師。老師解釋說,這些生長物含有根瘤菌,這是一種有益細菌,可以將大氣中的氮轉化為氨和其他有助於植物生長的化合物。
當時,希基的地理課正在學習世界糧食危機,這啟發了她和她的兩位朋友,希亞拉·賈奇和索菲·希利-索,嘗試將根瘤菌應用於大麥和燕麥,看看這些微生物是否可以提高它們的產量。“我們對這種細菌能做什麼非常感興趣,”希利-索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臥室改造成的實驗室中對數千粒種子進行了約120次測試後,該團隊發現根瘤菌使大麥種子發芽的速度加快了50%,作物產量提高了多達74%。
他們現在正與作物科學家合作,以更好地瞭解細菌如何與穀類作物相互作用,並在更廣泛的田間試驗中證實他們的結果。希基說:“我們希望將這項成果投入商業用途,並用我們的發現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