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 40 年的追逐,物理學家已經找到了量子物理學中最早的分形模式之一:霍夫斯塔特蝴蝶的實驗證據。該模式以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的名字命名,他是 1979 年著作《哥德爾、埃舍爾、巴赫》的普利策獎獲得者。該模式描述了電子在極端磁場中的行為。
為了捕獲這隻蝴蝶,科學家們不得不設計出創新的網。自 5 月以來,多個研究小組發表了使用原子六邊形晶格尋找該模式的實驗;上個月,其他研究人員報告說使用原子雷射阱來尋找該模式。一些物理學家表示,研究該模式可能有助於開發具有奇異電特性的材料。但是追逐的主要目的是檢查這隻蝴蝶是否與預測的一樣。
紐約城市學院的實驗物理學家科裡·迪恩說:“霍夫斯塔特的想法最初讓很多人感到不安。現在我們可以說他的提議畢竟不是那麼瘋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霍夫斯塔特目前是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的認知科學家,他在 20 世紀 70 年代還是物理學研究生時就勾勒出了這個模式。當時已知電子在磁場的影響下會繞圈運動。但霍夫斯塔特發現,從理論上講,如果電子被限制在晶體原子晶格中,它們的運動就會變得複雜。隨著磁場的增加,定義電子運動的能級會不斷分裂。當在圖表上表示時,這些能級揭示了一種看起來像蝴蝶的模式——即使放大到無限小的尺度,這種模式仍然存在。
數學家伯努瓦·曼德爾布羅特尚未普及“分形”一詞來表示這種遞迴模式,霍夫斯塔特的導師對此印象不深。“他輕蔑地稱這個年輕後起之秀聲稱看到的巢狀模式為‘純粹的數論’,”霍夫斯塔特說。“他甚至告訴我,我做這種工作不可能獲得博士學位。” 霍夫斯塔特在完成博士學位後於 1976 年發表了他對蝴蝶的描述。
這個想法很難檢驗。所需磁場的強度取決於晶格中原子之間的間距。在傳統材料中,原子的間距小於十億分之一米,只有在數萬特斯拉的磁場中才能出現該模式。目前最好的磁鐵只能達到大約 100 特斯拉,而且只能持續一小段時間。
但是,在間距較大的晶格中,較小的磁場就足夠了,這些晶格可以透過將材料堆疊起來建立。5 月,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將單層石墨烯(其中碳原子像蜂窩一樣排列)堆疊在蜂窩狀氮化硼薄片上。這些層建立了一個重複的模式,為磁場提供了比每種材料中的六邊形更大的目標——有效地放大了磁場。
施加磁場後,研究人員測量了複合材料電導率的離散變化——這是由電子能級分裂導致的逐步跳躍。這些不是對預期電子行為的直接檢測,而是它的替代。霍夫斯塔特蝴蝶並沒有完全飛入網中,但它揭示了它的存在。“我們發現了一個繭,”馬薩諸塞州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實驗物理學家帕勃羅·賈裡略-埃雷羅說。“沒有人懷疑裡面有一隻蝴蝶。”
另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沃爾夫岡·凱特勒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追逐蝴蝶:透過使原子像電子一樣行動。為此,他將銣原子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幾十億分之一度的溫度,並使用雷射將它們捕獲在具有蛋託狀口袋的晶格中。
當被額外的一對交叉雷射照射時,原子會從一個口袋隧穿到另一個口袋。傾斜柵格使重力引導原子進入類比電子在磁場中的圓周運動的路徑——儘管不涉及實際的磁場。該系統可以輕鬆跟蹤單個原子的運動,並且應該能夠模擬足夠強的磁場來產生霍夫斯塔特蝴蝶。“冷原子將給我們帶來巨大的自由,”凱特勒說,他的團隊上個月在預印本伺服器 arXiv 上釋出了他們的研究。但該裝置存在一個缺陷:雷射往往會加熱冷原子,從而限制了控制粒子能量和揭示分形模式的能力。
儘管如此,如果能夠處理熱量並模擬蝴蝶,該系統可能會成為探索固體中量子行為的起點,例如可以在表面導電但在核心是絕緣體的材料。英國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迪特·雅克斯說:“我預計在探索蝴蝶時會發現大量新的現象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