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事物能像探索外星世界的希望那樣激發好奇心。載人火星任務終有一天會像50年前人類登上月球一樣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但我們不需要離開地球就可以去往少有人至的地方。海洋就是一個在我們家門口的未探索世界。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駐華盛頓特區探險家西爾維婭·厄爾在7月份於德國舉行的第69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會議上對與會者說:“想想我們星球有多少是藍色的。你們大多數人都曾到過11公里高的天空。但歷史上只有四個人曾下到過11公里深的地方。”
科學家對海洋中物理過程的理解正在逐漸加深。浮標和繫泊網路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可追溯到幾十年前的海洋運動記錄。衛星觀測也記錄了我們不斷變化的海域。在本期《展望》的封面上,藝術家薩姆·法爾科納利用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間衛星收集的全球平均海平面資料圖表來表示冰架的鋸齒狀邊緣。在此期間,海平面上升了約15毫米,而且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正在加快(參見 go.nature.com/33w9isk)。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冰蓋融化是海平面上升的關鍵驅動因素。“南極洲具有巨大的海平面上升潛力,”英國南安普頓國家海洋學中心的海洋學家瑪麗萊娜·奧爾特曼斯說,“但關於南極洲周圍的海洋環流,仍然有很多未知因素。”研究人員正在使用各種技術來觀察冰架下方和周圍的海洋,以更好地瞭解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
但僅靠觀測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海洋建模。一些研究人員正在提高海洋環流模擬的解析度,以提高氣候預測的準確性。
氣候變化迫切需要我們更好地瞭解海洋。“這是第一代知道問題所在的人,”厄爾說,“也是最後一批能夠對此採取行動的人。”
我們很高興承認瑪氏公司為本期《展望》的製作提供的財政支援。與往常一樣,《自然》對所有編輯內容負有全部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