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顯示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遭受大規模野火

部分由氣候變化引發的創紀錄大火摧毀了家園,顛覆了整個西部的生活

San Francisco Bay Bridge

2020年9月9日,舊金山海灣大橋和城市天際線被煙霧和陰霾遮蔽,天空染成詭異的橙色。

從墨西哥邊境到華盛頓州的森林,西海岸一片火海。數十場大火在西部各州肆虐,燒燬了數百萬英畝的森林和草原。加利福尼亞州首當其衝,今年迄今已有超過330萬英畝土地被燒燬。這一數字大大超過了該州2018年創下的超過190萬英畝的紀錄——而且今年的大火甚至發生在傳統野火季節的高峰期到來之前。該州20場最大野火中的6場發生在今年,其中包括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野火:奧古斯特複合火災,該火災已燒燬超過877,000英畝,取代了2018年名為門多西諾複合火災的榜首位置。

破壞性的大火也蔓延到了俄勒岡州、華盛頓州、科羅拉多州和其他西部各州。它們共同摧毀了數百所房屋,造成數十人死亡,並迫使數萬人撤離。大火的影響也超出了火焰的邊緣:煙霧湧入大氣並籠罩該地區,將天空變成橙色,使空氣無法呼吸。

雖然大火的直接原因從罕見的強烈雷暴到一場性別揭示派對出了問題,但氣候變化和一個世紀的滅火措施為如此大規模的破壞性大火創造了條件。滅火策略導致森林中堆積了大量以樹枝、樹葉和其他碎屑形式存在的易燃物。氣候變化增加了熱浪的可能性和強度,這些熱浪會使這些易燃物乾燥,因此任何火花都可能迅速爆發成大火。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這裡,我們展示了一些照片,這些照片顯示了最近幾周的野火對西部景觀和人民的影響。

圖片來源:喬希·埃德爾森 Getty Images

2020年8月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希爾茲堡,飛機在瓦爾布里奇火災(更大的LNU閃電覆合火災的一部分)期間向山脊投放阻燃劑。此類飛機是西部消防響應的關鍵組成部分,但當風很大時,飛機通常無法飛行,從而難以控制火勢。

圖片來源:大衛·賴德Getty Images

在無人機拍攝的這張鳥瞰圖中,人們在2020年9月10日穿過俄勒岡州鳳凰城被阿爾梅達大火摧毀的移動房屋公園。該市數百所房屋被大火吞噬。州長凱特·布朗說,該州各地肆虐的大火已經燒燬了超過100萬英畝的土地,大約是過去10年每年燒燬面積的兩倍。

2020年9月9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布特縣的未合併區域,消防員在漿果溪附近點燃逆火。這種逆火用於在前進的火焰前燃燒草和樹葉,以剝奪它們的燃料並阻止其蔓延。熊火是北部複合火災的一部分,在強風的推動下席捲了漿果溪,造成多人死亡。

圖片來源:簡·泰斯卡Getty Images

2020年8月27日,77歲的藝術家瑪西婭·裡茨走過她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貝里耶薩湖西班牙平原移動別墅拖車公園的家園廢墟。這是8月18日由LNU閃電覆合火災引起的亨尼西大火摧毀的數百座建築物之一。裡茨和她80歲的丈夫傑裡·雷姆克在湖上的一個浮筒船上與另外九人一起避難,躲過了這場大火,當時火焰席捲了該地區。這場大火是由一場罕見的強烈雷暴引起的,這場雷暴席捲了北加利福尼亞州。

在科羅拉多州格倫伍德峽谷的夜空中,灰熊溪火災的紅色火焰映襯著紫色的山脈。這場大火於8月10日開始,並使70號州際公路的部分路段關閉了兩週。最初,這場大火是由8月份困擾該州炎熱、乾燥、多風的天氣引發的——在科羅拉多州和其他西部各州的部分地區,這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8月。由於氣候變化,這種極端高溫變得更有可能發生和更加強烈。9月初天氣突然變化,帶來了降雪,有助於撲滅該州各地燃燒的大火。

圖片來源:喬希·埃德爾森 Getty Images

2020年9月7日,在加利福尼亞州馬德拉縣的未合併區域卡斯凱德伍茲地區,消防員撲滅了克里克大火向房屋蔓延的火焰。這場大火於9月4日爆發,截至9月13日,已燒燬了超過201,000英畝的土地。

圖片來源:大衛·賴德Getty Images

2020年9月9日,在華盛頓州卡拉馬,來自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南部野火的煙霧將太陽染成橙色,在山丘後面落下。煙霧也使整個西部大片地區的空氣無法呼吸。最小的顆粒可以深入肺部,在那裡它們會加劇現有的肺部疾病,例如哮喘。已建議居民待在室內並關緊窗戶,即使是在熱浪和 COVID-19 大流行期間也是如此,當人們聚集在室內時,COVID-19 的傳播速度會更快。

2020年9月9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從舊金山的 Embarcadero 社群眺望,來自北加利福尼亞州野火的煙霧將天空變成橙紅色。來自海洋上空的穩定、涼爽、潮溼的空氣使煙霧漂浮在高處,在那裡,顆粒過濾掉了太陽光線的波長,只留下光譜中的橙紅色部分穿透。

Andrea Thompson is an associate editor covering the environment, energy and earth sciences. She has been covering these issues for 16 years. Prior to joining 大眾科學, she was a senior writer covering climate science at Climate Central and a reporter and editor at Live Science, where she primarily covered earth 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She has moderated panels, including as pa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dia Zone, and appeared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rviews on major networks. She holds a graduate degree in scienc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 as well as a B.S. and an M.S.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from 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llow Thompson on Bluesky @andreatweather.bsky.social

More by Andrea Thomps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