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人節,愛情可能會在空氣中,這只是比喻的說法。但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愛情——或者至少是性吸引力——是否真的存在於空氣中,以資訊素這種化學物質的形式存在。
從老鼠到飛蛾,各種生物都會發出這些化學訊號來引誘配偶。如果相信那些關於含有資訊素的香水的廣告,人們可能會得出結論,人類也會交換分子吸引物。
然而,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人類的故事遠沒有那麼清晰。調查人員現在認為,不是像丘位元之箭那樣,單一的資訊素類化合物會擊中我們,而是我們身體散發的一系列化學物質會在潛意識中影響潛在的伴侶關係。氣味似乎在浪漫和其他人類事務中扮演著被低估的角色。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杜塞爾多夫海因裡希海涅大學(H.H.U.)的心理學家貝蒂娜·鮑斯說:“我們才剛剛開始瞭解,在意識水平之下存在著交流。”她研究資訊素和人類社會嗅覺已經15年了。“我猜測我們的許多交流都受到化學訊號的影響。”
解析資訊素
動物、植物甚至細菌都會產生資訊素。這些精確的化合物混合物會觸發同種生物成員的各種反應——並非所有反應都與性有關。資訊素傳遞的資訊範圍很廣,從競爭性的(例如雄性狐猴的“臭味戰”)到合作性的(例如螞蟻鋪設通往食物來源的化學蹤跡)。
“資訊素”一詞本身是在1959年隨著蠶蛾分泌的一種強大的催情劑——蠶蛾醇的發現而出現的,這種催情劑可以在數公里之外發揮作用。“雄性對它非常敏感,”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特里斯特拉姆·懷亞特說,“只需很少的分子就足以讓雄性飛向雌性。”
人類的情況並沒有那麼明顯。但對人類資訊素的科學探索仍處於早期階段。第一步集中在身體已經散發出明顯氣味的區域——特別是我們充滿腺體的腋窩。“早期就發現那裡有一些作用,”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嗅覺神經科學家查爾斯·維索基說。
微妙的氣味線索的最早證據來自一些報告,這些報告顯示,居住在近處的女性,比如大學宿舍裡的女性,最終會出現月經週期同步的情況。隨後的研究表明,當女性的上唇塗上來自女性或男性的腋窩汗液時,可以改變週期時間。但是,維索基說,這種月份同步背後的一種假定的資訊素尚未被分離出來,隨後的研究在最初的發現中戳破了統計上的漏洞。
在自然界中,誘發這種逐漸生理變化的資訊素被稱為“啟動劑”。那些引起行為反應的資訊素——比如被迷住的雄性蠶蛾——被稱為“釋放劑”。在人類中,最明顯的釋放劑資訊素例子不是性,而是它的產物:新生嬰兒,他們似乎是透過氣味被引導到母親的乳房的。“新生兒會朝氣味來源的方向移動,”維索基說。去年發表的研究表明,來自母親乳頭上的乳暈腺“凸起”的分泌物是這種行為改變的、散發氣味的分子來源,這些分子提示嬰兒找到食物來源。
多年來的其他結果暗示,資訊素會改變成年人的情緒。例如,哺乳期婦女乳房散發的氣味可以讓無子女的女性徹底性慾高漲——儘管一種特定的化學信使仍然不明。與此同時,H.H.U.的鮑斯已經證明,人類可以感知到焦慮或恐懼的人的汗液中的警報氣味。更多關於汗液的研究探索了迄今為止人類資訊素的最強分離候選物,即雄烯二酮,它來源於男性激素睪酮。據報道,這種化合物的存在會讓女性感覺更放鬆。維索基和他的同事目前正在尋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助,以找出男性體味中究竟是什麼“神奇子彈——或子彈——”會引起女性的反應,他說。他們還希望研究女性的氣味是否也會以類似的方式影響男性的情緒和激素活動。
鼻子知道
儘管它們的分散機制仍然不清楚,但資訊素的檢測機制正變得越來越清晰。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認為,動物鼻子中一種叫做犁鼻器(VNO)的特殊結構可以檢測資訊素。然而,當應用於人類時,這個理論的問題在於,我們每個鼻孔後面的微小VNO導管並不總是存在,而且它的受體基因似乎不工作。但事實證明,普通的哺乳動物鼻組織似乎能夠很好地接收資訊素——至少在某些動物中是這樣。例如,母豬在聞到公豬唾液中的資訊素後,會擺出交配姿勢,即使研究人員堵塞了豬的VNO。在人類中,2011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當志願者暴露於雄烯二酮時,他們的大腦都表現出反應,即使他們缺乏VNO或VNO被阻斷。“VNO不需要是資訊素感知器官,”維索基說,“嗅覺系統可以作為輸入。”
其他研究表明,人類資訊素網路可能存在不太熟悉的輸入。對一種可能的的資訊素神經——稱為顱神經0或末端神經的調查仍在繼續。[關於末端神經的更多資訊,請閱讀道格拉斯·菲爾茲在《大眾科學思維》2007年2月/3月刊上的文章《性和秘密神經》。]最初於1878年在鯊魚身上發現,1913年在人類身上發現,這一對神經從鼻子直接進入大腦,位於顱神經1——嗅神經(傳統上是十二對已知的顱神經中的第一對)的前面。動物研究表明,末端神經對性、資訊素有重要的作用。末端神經被切斷的倉鼠無法交配,而當雄性斑馬魚的末端神經受到電擊時,魚會射精。維索基說,在人類中,末端神經可能對成年人有什麼作用仍然是模糊的。然而,它有一個明確的用途:在胎兒發育期間,末端神經作為某些性激素遷移到大腦的通路,這對於青春期後期的發育至關重要。
無論資訊素最初是否影響性吸引力,其他研究表明,人類可能會使用一套不同的微妙氣味線索來幫助選擇配偶。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一組重要的免疫系統基因)的變異賦予我們每個人獨特的“氣味指紋”,就像指紋一樣。“除了同卵雙胞胎,沒有兩個人可能擁有相同的氣味指紋,”維索基說。在自然界中,不同MHC的性結合會產生免疫系統更加多樣化、從而更加強大的後代。本能也可能以這種方式引導我們:之前的研究表明,女性更喜歡具有適當不同的MHC基因的男性穿過的汗溼T恤的麝香味。
由於氣味指紋由數十種甚至數百種未知的氣味劑組成,牛津大學的懷亞特認為,它不能被視為傳統意義上的資訊素。顯然,在我們散發出的複雜氣味雲被科學最終定論之前,還需要更多的解析。許多昆蟲的嗅覺線索仍然比我們可能的社會和性化學的秘密領域更易於理解。“真正的問題,”懷亞特說,“僅僅是到目前為止對人類的知識匱乏。”維索基對此表示贊同:“在生物醫學領域,沒有好的文獻支援存在性吸引資訊素,”他說。“但這並不是說它們不存在。我認為我們必須以開放的心態對待。”
那麼,在有更多瞭解之前,在情人節約會的人可能應該只是跟著感覺走。
您是否閱讀《大眾科學》以瞭解最新的科學研究和發現?如果是,請提名我們獲得科學類肖蒂獎:在此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