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陌生人給你一塊免費的餅乾,你很可能會吃掉它。但如果他們還提出給你 2 美元呢?你可能會禮貌地拒絕並走開,心想,“這事有點蹊蹺。”
在一項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傾向於拒絕“免費的錢”,以及異常高的薪水或可疑的廉價服務,因為它們看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這項研究連線了經濟學和心理學,解釋了為什麼經濟激勵會適得其反。
在最初的實驗中,近 40% 的參與者吃了免費提供的餅乾——相比之下,只有約 20% 的人接受了同時提供的 2 美元。“人們通常會想象一些事情,比如有人對餅乾做了令人噁心的事情,”研究主要作者、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心理科學家安德魯·J·沃納施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另外九項實驗,涉及 4,000 多名參與者,使用線上問卷來呈現其他情景。這些情景包括被提供金錢以接受順路搭車、高得離譜的建築工作工資和令人驚訝的廉價航班。在每種情況下,超過某個閾值後,潛在的更高金錢收益會降低參與者接受報價的可能性。
沃納施說,這項研究表明,與“標準經濟模型”(該模型假設人類總是尋求最大化收益)相反,交易還需要被理解為人們試圖理解彼此想法的社會互動。
如果有人似乎違反了公認的規範,例如利己,而沒有任何解釋,我們會假設他們有隱藏的動機,並推斷會有“隱性成本”:想象中的後果,降低了沃納施所說的報價的“心理價值”。
當下時刻以外的因素可能會發揮作用。“理解到他人感知的過度慷慨可能會使我們欠他們人情,這也可能有助於解釋人們的勉強,”英國雷丁大學研究決策的心理學家蕾切爾·麥克洛伊說。“俗語‘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顯然依然存在。”
另一項實驗發現,在不信任度衡量中得分較高的人推斷出更多的隱性成本。研究人員還展示瞭如何減輕這種影響:只需為交易提供一個理由。“廉價航班”實驗包括一個條件,即座位被揭示為非常不舒服。“不舒服的座位通常不是賣點,”沃納施說。“但是告訴人們座位不舒服讓他們更願意接受,因為這是一個充分的解釋。”
科學家們現在正在試驗隱性成本是否會影響人類與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互動。“如果人工智慧過於慷慨,人們會想象出隱性成本嗎?”沃納施說。“人們傾向於將[人工智慧代理]擬人化並將其視為有思想,儘管顯然它們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