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小巧,帶冠飾的恐龍是霸王龍的早期祖先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中國西部工作的古生物學家們出土了一種新的恐龍物種的遺骸,這種恐龍是最終演化成霸王龍的恐龍家族的早期成員。他們將這種身長三米的掠食者命名為五彩冠龍Guanlong wucaii),它在鼻子上長有一個精緻的冠飾,意為“五彩岩石的帶冠龍”。

徐星和他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同事們在新疆準噶爾盆地色彩斑斕的岩石中發現了這種野獸的兩個標本——一個完全成年的12歲個體和一個仍在發育的6歲個體。這些岩石可以追溯到侏羅紀末期,大約1.6億年前。基於諸如鼻骨融合和上頜前部U形牙齒等特徵的存在,研究人員能夠將這種生物鑑定為暴龍。它的三指手以及其他原始特徵表明,它是這個家族的早期成員。

它的冠飾是暴龍科動物常見的鼻部裝飾的一個尤為壯觀的例子。然而,冠飾的功能尚不清楚。“這種掠食性[動物群體]擁有看似精緻、高度氣腔化的顱冠,這似乎是矛盾的,”徐星的團隊在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寫道。研究人員認為,它可能像麋鹿的角和孔雀的尾巴一樣,用於吸引配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是,帶冠飾的暴龍也與小型而迅捷的虛骨龍類有一些共同特徵,這更加證實了霸王龍是從那類小型掠食者而非像異特龍這樣的大型肉食龍進化而來的理論。儘管五彩冠龍體型太小,無法成為其時代的頂級掠食者,但它的後代霸王龍卻高達13米,在其生存的年代裡無疑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儘管它並沒有令人敬畏的冠飾。

© .